【单选题】
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规定》,被考核对象在一个考核周期内个人违章累计分达6~8分,给予( )处罚。
A. 扣安全奖
B. 试岗
C. 离岗
D. 内部待岗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规定》,市局、县局应组建专职安全稽查队伍,专职安全稽查机构由安监部门归口管理,人员不少于( )名,负责对本单位各类生产现场及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稽查。
【单选题】
电压等级为10kV的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 )
A. 0.35
B. 0.6
C. 0.95
D. 1.05
【单选题】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A. 风险程度
B. 防范措施
C. 事故后果
D. 事故原因
【单选题】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 )应合格、齐备。
A. 衣帽鞋带
B. 劳动防护用品
C. 安全工器具
D. 作业装备
【单选题】
作业时,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与10kV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m。
A. 0.15
B. 0.35
C. 0.7
D. 0.8
【单选题】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 )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半年
D. 一年
【单选题】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 )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A. 简单的
B. 指定的
C. 班组的
D. 本岗位的
【单选题】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 )、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简称《安规》)。
A. 施工
B. 工作人员
C. 电力
D. 人身"
【单选题】
安装在配电柜、配电箱上的电能表的水平中心线宜距地面( )m。
A. 0.5-1.5
B. 0.8-1.8
C. 1.0-2.0
D. 1.5-2.0"
【单选题】
电压等级为10kV及以下的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为( )m。
A. 0.35
B. 0.6
C. 1
D. 1.5"
【单选题】
35kV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是( )
A. 0.7m
B. 1m
C. 1.5m
D. 2m
E. 3m
【单选题】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 )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半年
D. 一年
【单选题】
工作地点中,10kV设备带电部分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 )m时,设备应停电。
A. 0.7
B. 1
C. 0.35
D. 1.5"
【单选题】
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设备外露的导体,所引起的触电现象,称为( )触电。
A. 单相
B. 直接接触
C. 间接接触
D. 两相"
【单选题】
摆脱电流是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危害的( )电流。
【单选题】
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 )V以下者。
A. 250
B. 400
C. 500
D. 1000"
【单选题】
在高压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特别是在电缆线路上)发生单相触电时,线路( )较大,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将危及触电者的安全。
A. 电阻
B. 电感
C. 对地电阻
D. 对地电容
【单选题】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在( )mA及以下的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触电事故。
【单选题】
集中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报警器组成,适用较大范围内多个区域的保护。
A. 集中
B. 自动
C. 区域
D. 区域和集中"
【单选题】
电气火灾使用水枪灭火,喷头与带电体之间距离:110kV要大于( ),220kV要大于5m。
【单选题】
为确保运行正常,( )应通过手动检查装置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各项功能。
【单选题】
移动式灭火器常见的是( )、干粉、洁净气体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单选题】
装设( )能有效地防止配电线路和电气火灾事故。
A. 刀开关
B. 隔离开关
C. 漏电保护器
D. 铜熔断器"
【单选题】
移动式灭火器常见的是( )、干粉、洁净气体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单选题】
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 )、钠的燃烧。
A. 金属铜
B. 金属钾
C. 铁
D. 仪器仪表"
【单选题】
运行中的变压器不能过载运行,长期过载运行,会引起线圈发热,使绝缘逐渐老化,造成( )。
A. 开路
B. 短路
C. 经济损失
D. 腐蚀"
【单选题】
为确保运行正常,( )应通过手动检查装置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各项功能。
【单选题】
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应使用( )。
A. 高空作业车
B. 安全带
C. 升降平台
D. 绝缘架梯
【单选题】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A. 1.5m
B. 2m
C. 2.5m
D. 3m
【单选题】
在6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 )作业。
A. 露天高处
B. 室外
C. 高处
D. 室内高处"
【单选题】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 ),防止落物伤人。
A. 围网
B. 人员看守
C. 围绳
D. 围栏"
【单选题】
在( )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A. 6级以上
B. 6级及以上
C. 7级以上
D. 7级及以上"
【单选题】
( )与工作无关人员在起重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
A. 被允许后可以
B. 禁止
C. 可以
D. 允许"
【单选题】
起重机上应备有( ),驾驶室内应铺橡胶绝缘垫,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A. 水箱
B. 备用轮胎
C. 灭火装置
D. 绝缘手套
【单选题】
运载超长、超高或重大物件时,物件( )应与车厢承重中心基本一致,超长物件尾部应设标志。禁止客货混装。
【单选题】
起重工作由专人指挥,明确分工;起重( )应简明、统一、畅通。重大物件的起重、搬运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作业前应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均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
A. 任务
B. 指挥信号
C. 操作信号
D. 安全措施"
推荐试题
【判断题】
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文化就是企业的“法律”。
【判断题】
企业管理从低到高的三个阶段: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
【判断题】
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的就是文化管理。
【判断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判断题】
企业文化的中心工作是帮助员工实现从社会人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判断题】
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行为文化就是企业的“道德”。
【判断题】
原创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一点是“记录下企业发展中难忘的人和事”。
【判断题】
制度管理是“束身工程”,文化管理是“塑心工程”。
【判断题】
只有能够在企业员工内心产生共鸣的文化,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文化。
【判断题】
制度管理是一个企业扭亏为盈的基础工程。
【判断题】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讲是提升管理素质,提高企业素质的一种文化追求。
【判断题】
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一个企业从成功走向卓越,也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帮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从失败走向成功。
【判断题】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讲是提升企业绩效,提高企业素质的一种文化追求。
【判断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
【判断题】
培养组织当中多样化的新型模式,是提升团队化管理的重要部分。
【判断题】
品牌就是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的牌子。
【判断题】
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的就是制度管理。
【判断题】
制度管理是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判断题】
企业文化的中心工作是帮助员工实现从社会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填空题】
1 公司的三条红线是:___、质量、环保
【填空题】
2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共享成功 ___
【填空题】
3 公司的企业愿景:创行业标杆 ___
【单选题】
铁在电积过程发生的反应有___
A. 氧化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催化反应
D. 水解反应
【单选题】
按照国标规定,0#锌中镉含量应控制在___范围内。
A. 0.001%
B. 0.0015%
C. 0.002%
D. 0.0005%
【单选题】
以下不是锌电解液中的锰离子存在的价态的是___
A. +2价
B. +4价
C. +7价
D. +5价
【单选题】
锌电解新液成分中, Fe一般控制范围是___g/L。
A. Fe≤0.002
B. Fe≤0.02
C. Fe≤0.0002
D. Fe≤0.03
【单选题】
Pb-Ag两元合金阳极板,含Ag一般在___。
A. 0.2%-0.7%
B. 0.5%-0.9%
C. 0.6%-1%
D. 0.9%~l%
【单选题】
出装槽过程中有时因为烧板而发生“放炮”现象,放炮是( )反应产生的爆炸声音。___
A. 氧气与氢气反应
B. 氢气与酸雾反应
C. 电火花与酸雾反应
D. 氧气与酸雾反应
【单选题】
在一个供电系统中,列与列、槽与槽之间是 电路,而每个电解槽内的阴阳极则构成 电路。___
A. 串联、串联
B. 串联、并联
C. 并联、串联
D. 并联、并联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电解槽上操作的“把四关”是___。
A. 导电关
B. 检查关
C. 添加剂关
D. 流量关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提高电流效率途径的是___
A. 相对稳定的锌、酸含量
B. 合理使用添加剂
C. 消除或减少漏电损失
D. 控制适当高的电解液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