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1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管道企业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并报管道所在地发展和改革(能源)、安全生产监督、公安、应急主管部门备案。( )[1分]
【判断题】
夜间巡线时,应穿反光服,携带照明工具,可一人执行;[1分]
【判断题】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危害管道安全或者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发展和改革(能源)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举报。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发展和改革(能源)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1分]
【判断题】
巡线员在巡线时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携带配发的GPS巡线仪、砍刀等巡线工具。[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1分]
【判断题】
在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各一千米地域范围内 ,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 ,禁止采石、采 矿、爆破。 ( )[1分]
【判断题】
违反《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规定 ,实施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 ,给管道企业造成损害的 ,依 法承担民事责任。 ( )[1分]
【判断题】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m范围内爆破、开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 )[1分]
【判断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1分]
【判断题】
管道的安全保护设施不应当与管道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 )[1分]
【判断题】
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1分]
【判断题】
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1分]
【判断题】
报废管道安全防护措施备案后,如现场情况发生变化,应进行修改、调整,整改后不需再备案。( )[1分]
【判断题】
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关系的处理的规定属于《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的规定。 ( )[1分]
【判断题】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1分]
【判断题】
第三方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灯、警示带等警示标志。[1分]
【判断题】
内检测实施作业前应确认检测器通过管段的气液联动阀爆管保护装置已撤出,动力气源已关闭,电源已切断。[1分]
【判断题】
《环境保护法》第 19 条规定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目前国家不强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1分]
【判断题】
冷放空操作前应确认放空区30米范围内无闲杂人员。[1分]
【判断题】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1分]
【判断题】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离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1分]
【判断题】
其他单位未经管道企业同意 ,不得使用管道专用伴行道路、 管道水工防护设施、 管道专用隧道 等管道附属设施。 ( )[1分]
【判断题】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 ,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 )[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1分]
【判断题】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1分]
【判断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1分]
【判断题】
《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提醒作业人员从危险区域内撤出。[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不必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自己想办法排除隐患。[1分]
【判断题】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分]
【判断题】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分]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1分]
【判断题】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1分]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__能证实被检样品中存在活的、能够在体外复制的有传染性的病毒,被称为诊断病毒性疾病的"金标准"。
A. 病毒分离技术
B. 电镜技术
C. 免疫技术
D. 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生动物疫病核酸检测样品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
A. 尽可能送活体到实验室取样,尤其是检测RNA病毒的样品
B. 样品可短期冰冻保存
C. 样品使用10%福尔马林固定
D. 95%酒精中常温下可保存半个月
【单选题】
根据《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规定,船方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船舶预计抵达口岸_____前(航程不足____的,在驶离上一口岸时)向海关申报,填报入境检疫申报书。
A. 24小时;12小时
B. 12小时;24小时
C. 24小时;24小时
D. 12小时;12小时
【单选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经检疫发现有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口岸海关必须进行________。
A. 退回
B. 熏蒸、消毒
C. 封存或销毁
D. 补办检疫审批手续
【单选题】
装载动物的运输工具抵达口岸时,上下运输工具或者接近动物的人员,应当接受口岸海关实施的_______,并执行其采取的其他现场预防措施。
A. 除害处理
B. 隔离
C. 留验
D. 防疫消毒
【单选题】
在登轮实施动植物检疫时,《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未明确的检疫范围是________。
A. 厨房
B. 集装箱箱体
C. 食品舱
D. 压舱水
【单选题】
在对供拆解的废旧船舶实施动植物检疫过程中,发现有遗弃的宠物,____。
A. 直接带下船
B. 隔离观察后带下船
C. 注射狂犬病疫苗
D. 扑杀后销毁
【单选题】
口岸海关按携带物检疫的有关规定,允许运输工具上员工携带____离开运输工具。
A. 一袋新鲜水果
B. 一条宠物犬
C. 一盆活仙人掌
D. 一袋冻猪肉
【单选题】
对装运供应香港、澳门地区的蔬菜的回空车辆,____。
A. 直接放行
B. 车厢消毒
C. 整车防疫消毒
D. 车轮消毒
【单选题】
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中发现有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口岸海关____。
A. 检疫后放行
B. 监督作销毁处理
C. 监督其除害处理
D. 封存
【单选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经检疫发现有动植物检疫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名录所列病虫害的,____是口岸海关错误的处置方式。
A. 熏蒸
B. 消毒
C. 其他除害处理
D. 封存
【单选题】
装载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出境的运输工具,发现超过规定标准的一般性病虫害的,____是口岸海关正确的处置方式。
A. 不允许装运
B. 允许装运
C. 作除害处理后允许装运
D. 要求更换运输工具
【单选题】
装运动物出境的运输工具,在装载前,必须在口岸海关的监督下进行____处理。
【单选题】
出境的船舶,船方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船舶预计驶离前____向海关申报,办理出境手续。
A. 4小时
B. 12小时
C. 14小时
D. 24小时
【单选题】
装运供港澳活猪的回空车辆等入境时应在指定的地点____,并在口岸海关的监督下作____。
A. 清洗干净;防疫消毒处理
B. 防疫消毒处理;清洗干净
C. 接受检疫;防疫消毒处理
D. 接受检疫;清洗干净
【单选题】
下列关于运输工具动植物检疫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
A. 我国淘汰的用于拆解的国际航行船舶需要动植物检疫
B. 我国从其他国家购买的用于拆解的废旧船舶需要动植物检疫
C. 来自非疫区的入境修理船舶需要动植物检疫
D. 来自蒙古的进境列车需要实施动植物检疫
【单选题】
输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____手续。
A. 检疫审批
B. 报检
C. 检疫监管
D. 注册登记
【单选题】
根据检疫需要,并商输出活动物的国家或者地区政府有关机关同意,海关总署可以派检疫人员进行____。
A. 境外预检
B. 产地检疫
C. 检疫监督
D. 实验检测
【单选题】
输入动物,检出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连同其同群动物全群退回或者____。
A. 全群宰杀
B. 加工处理
C. 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
D. 销毁
【单选题】
输入动物,检出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退回或者扑杀,同群其他动物在隔离场或者其他指定地点____。
A. 扑杀
B. 销毁
C. 隔离观察
D. 退回
【单选题】
国家对向中国输出动物产品的国外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实行____制度。
A. 注册登记
B. 监督管理
C. 备案
D. 现场检疫
【单选题】
隔离检疫进境奶牛时,正常情况的隔离期是____。
A. 30天
B. 45天
C. 60天
D. 100天
【单选题】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前须有不少于3次的有效消毒处理,每次消毒之间应当间隔______。
【单选题】
隔离动物样品采集工作应当在动物进入隔离场后____内完成。
【单选题】
进境种猪隔离检疫期间,严禁将____带入隔离场内。
A. 偶蹄动物肉制品
B. 电脑
C. 鸡鸭的肉蛋
D. 豆奶
【单选题】
隔离检疫进境种鸡时,正常情况下的隔离期是____。
A. 30天
B. 45天
C. 60天
D. 100天
【单选题】
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运达口岸时,检疫人员可以到运输工具上和货场现场实施____,核对货、证是否相符,并可以按照规定____。
A. 现场检疫;采取样品
B. 检疫监督;除害处理
C. 除害处理;采取样品
D. 现场检疫;消毒处理
【单选题】
进境动物《隔离场使用证》有效期为_______。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2年
【单选题】
海关总署根据审核情况,自初审机构受理申请之日起____签发《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或者《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未获批准通知单》。
A. 10日内
B. 15日内
C. 20日内
D. 25日内
【单选题】
__________,不需要重新办理《检疫许可证》。
A. 变更进境检疫物的品种
B. 变更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的
C. 变更进境口岸、指运地或者运输路线的
D. 超过许可数量百分之三,但不足百分之五的
【单选题】
进境动物检疫准入的流程不包括:_______。
A. 输出国或地区提出申请
B. 输出国答复问卷
C. 输出国家或地区生产企业的现场审核
D. 入境口岸检疫
【单选题】
____,《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未失效、废止或者终止。
A. 超过有效期的
B. 分批进境的,许可数量全部核销完毕的
C. 国家依法发布禁止有关检疫物进境的公告或者禁令后,已签发的有关《检疫许可证》的
D. 国家禁止有关检疫物进境的公告或者禁令发布前已到港的动物产品
【单选题】
同一隔离场再次申请使用的,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两次使用的间隔期间不得少于______。
A. 15天
B. 30天
C. 45天
D. 60天
【单选题】
当国外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并可能传入中国时,受动植物疫情威胁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和海关应当____。
A. 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B. 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海关总署报告
C. 等候上级人民政府和海关总署指令
D. 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海关总署报告
【单选题】
____又称"疯牛病"。
A. 牛海绵状脑病
B. 牛瘟
C. 蓝舌病
D. 牛肺疫
【单选题】
进境种牛隔离场需远离野生动物保护区____以上。
A. 3公里
B. 5公里
C. 10公里
D. 20公里
【单选题】
进境种牛隔离场周围____无动物饲养场、动物隔离场、屠宰场、兽医院等。
A. 3公里内
B. 5公里内
C. 10公里内
D. 20公里内
【单选题】
进境种牛隔离场外围墙应不低于____。
A. 1米
B. 1.5米
C. 2米
D. 2.5米
【单选题】
进境动物检疫风险分析需要遵守的国际规则主要是_____。
A.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B.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议
C. 自由贸易协定
D. 关贸总协定
【单选题】
在动物/动物产品检疫风险分析过程中,"危害识别"中的"危害"指的是______。
A. 动物/动物产品
B. 动物/动物产品可能携带的疫病
C. 带病动物/动物产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D. 动物/动物产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