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搅拌装置连续运行不超过___。
【单选题】
混凝土泵应在垂直管前端加装长度不少于___m的水平管。
【单选题】
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停机时间不得超过___min。
【单选题】
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应超过___。
A. 1/3~2/3
B. 1/3~1/2
C. 2/3~3/4
D. 3/4~4/5
【单选题】
混凝土搅拌机每次加入的拌合料,不得超过搅拌机规定值的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运送时间不超过___min。
【单选题】
混凝土输送车用一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在拌筒内加入水量的___水。
A. 2/3
B. 3/4
C. 1/2
D. 4/5
【单选题】
振动棒各插上间距应均匀,一般间距不超过振动棒有效作业半径的___倍。
A. 1.3
B. 1.5
C. 1.7
D. 2
【单选题】
插入振动器在搬动时应___。
A. 切断电源
B. 使电动机停止转动
C. 用软管拖拉
D. 随时
【单选题】
灰浆泵泵送的灰浆的稠度为___mm。
A. 60~80
B. 70~80
C. 80~120
D. 120~140
【单选题】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用的钢管规格尺寸___。
A. Φ48x3.5或Φ51x3
B. Φ38x2.5
C. Φ30x1.5
D. Φ62x4
【单选题】
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最大长度应为___。
A. 3500mm
B. 4000mm
C. 2200mm
D. 5000mm
【单选题】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最大长度应为___。
A. 6500mm
B. 5000mm
C. 4500mm
D. 4000mm
【单选题】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用的扣件应采用___。
A. 钢板压制扣件
B. 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
C. 材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的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
D. 其他形式扣件
【单选题】
在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且严禁拆除,这是因为___。
A. 横向水平杆是构成脚手架整体刚度的必不可少的杆件
B. 横向水平杆是承传竖向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
C. 横向水平杆是承传竖向、水平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
D. 横向水平杆是承受竖向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又是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的不可缺少的杆件
【单选题】
为计算简便,并确保安全,对脚手架立杆要求___。
A. 仅按轴心压杆计算
B. 仅按压弯杆计算
C. 仅按受弯杆计算
D. 既按轴心压杆又按压弯杆计算
【单选题】
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时,应采用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值,其值为___。
A. 10kN;
B. 3.2kN;
C. 8kN;
D. 40kN
【单选题】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内力和挠度按___。
A. 两端固接的单跨梁计算
B. 两跨连续梁计算
C. 三跨连续梁计算
D. 既可按单跨梁又可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单选题】
已知双排架连墙件间距竖向为H1,,水平向为L1,风荷载标准值WK,则此脚手架连墙件所受水平力设计值为___。
A. H1×L1×WK+3kN
B. 1.4H1×L1×WK+3kN
C. 1.4 H1×L1×WK+5kN
D. H1×L1×WK+5kN
【单选题】
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应满足以下要求___。
A.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400mm
B.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300mm
C.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500mm
D. 间距不限
【单选题】
脚手架作业层上为支承脚手板在非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的要求是___。
A.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3
B.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C.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1000mm
D.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750
【单选题】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设置应满足要求___。
A. 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180mm
B. 一端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100mm
C. 一端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80mm
D. 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50mm
【单选题】
脚手架作业层的脚手板铺设规定为___。
A. 可以不满铺
B. 应满铺、铺稳
C. 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不超过120~150mm
D. 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200~300mm处可以不设任何防护
【单选题】
冲压钢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构造应满足的要求是___。
A. 接头处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
B.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且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C.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400mm
D.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单选题】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和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应分别为___。
A. 大于200mm和不小于100mm
B. 大于80mm和不小于50mm
C. 大于40mm和不小于200mm
D. 大于100mm和不小于50mm
【单选题】
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___。
A. 大于2m
B. 大于3m
C. 大于3.5m
D. 大于4.5m
【单选题】
有—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8m;步距h=1.5m跨距La= 1.8m,此脚手架连墙件布置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其最大竖向间距和最大水平间距还应不大于___。
A. 竖向6m,水平向6m
B. 竖向5m,水平向5.4m
C. 竖向4.5m,水平向5.4m
D. 竖向4.5m,水平向6m
【单选题】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这是为了___。
A. 便于施工
B. 便于连墙件没置
C. 便于立杆接长
D. 保证连墙件对脚手架起到约束作用
【单选题】
连墙件设置要求是___
A. 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00mm
B. 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C. 应远离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
D. 应远离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单选题】
对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___。
A. 是相同的
B. 要求较低
C. 无特别考虑
D. 更为严格,有专门规定
【单选题】
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___。
A. 可以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的连墙件
B. 可以采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C. 可采用顶撑顶在建筑物上的连墙件
D.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单选题】
连墙件必须___。
A. 采用可承受压力的构造
B. 采用可承受拉力的构造
C. 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
D. 采用仅有拉筋或仅有顶撑的构造
【单选题】
剪刀撑的设置宽度___。
A. 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
B. 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4.5m
C. 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5m
D. 不应大于4跨,且不应大于6m
【单选题】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___。
A. 在45°~75°之间
B. 在45°~60°之间
C. 在30°~60°之间
D. 在30°~75°之间
【单选题】
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___。
A. 大于150mm
B. 小于150mm
C. 大于300mm
D. 小于300mm
【单选题】
运料斜道的宽度和坡度的规定是___。
A. 不宜小于0.8m和宜采用1:6
B. 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1:6
C. 不宜小于0.5m和宜采用1:3
D. 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1:7
【单选题】
人行斜道的宽度和坡度的规定是___。
A. 不宜小于1m和宜采用1:8
B. 不宜小于0.8m和宜采用1:6
C. 不宜小于1m和宜采用1:3 C.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l:7
【单选题】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___。
A. 大于100mm
B. 大于600mm
C. 大于500mm
D. 大于400mm
【单选题】
脚手架立杆底座底面标高宜至少应高于自然地坪___。
A. 100mm
B. 70mm
C. 50mm
D. 30mm
【单选题】
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是___。
A. 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50mm
B. 不宜小于2跨和小于50mm
C. 不宜小于2跨和小于30mm
D. 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30mm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主要涉及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A. 智慧工厂
B. 智能生产
C. 智能物流
D. 智慧物流
【单选题】
工作因素系统把动作分解成___个最基本的动作单元。
【单选题】
___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3D 打印以及增材制造等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A. 智能生产
B. 智慧工厂
C. 智能物流
D. 智慧物流
【单选题】
___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 的效率,需求方则能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A. 智能物流
B. 智慧工厂
C. 智能生产
D. 智慧物流
【单选题】
___是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以先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能将供 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
A. ERP
B. MRP
C. JIT
D. LP
【单选题】
D.实现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减少零件的多样性14115.安全生产要做到___。
A. 防患于未然
B. 认真学习岗位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
C. 工作时小心谨慎
D. 车间抓得紧,安全员具体检查落实
【单选题】
___。
A. 诚实守信
B. 爱岗敬业
C. 忠于职守
D. 宽厚待人
【单选题】
排放污染物的___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A. 企业或事业
B. 事业
C. 企业
D. 所有
【单选题】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___的价值观念,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单选题】
C.以产品质量为主 D.以管理为主14119.职业道德是指___。
A. 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就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B. 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确立的奋斗目标
C. 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确立的价值观
D. 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守的规章制度
【单选题】
C.加强舆论监督 D.完善企业制度14121.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求___。
【单选题】
C.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D.遵守劳动纪律14122.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___。
A.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
B. 创新就是独立自主
C. 创新就是出新花样
D. 创新不需要引进外国的新技术
【单选题】
D.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4125.我国规定的常用安全电压是___。
A. 36V
B. 42V
C. 24V
D. 12V
【单选题】
___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A. 维护企业信誉
B. 增加职工福利
C. 注重经济效益
D. 开展员工培训
【单选题】
在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中,___是指各种视显示信号要清晰、位置适宜。
【单选题】
职业道德不体现___。
A. 从业者的工资收入
B. 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单选题】
C.从业者的价值观 D.从业者的道德观1413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___。
A. 员工的技术水平
B. 企业发展战略
C. 企业经营业绩
D. 人们的内心信念
【单选题】
要做到遵纪守法,对每个职工来说,必须做到___。
A. 努力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B. 反对“管“、“卡”、“压”
C. 反对自由主义
D. 有法可依
【单选题】
起重机在起吊较重物体时,应将重物吊离地面___,检查后确认正常方可继续工作。
A. 10cm 左右
B. 1cm 左右
C. 5cm 左右
D. 50cm 左右
【单选题】
C.在工作中吸烟 D.随便着衣14139.___不符合机床维护操作规程。
A. 机床 24 小时运转
B. 备份相关设备技术参数
C. 有交接班记录
D. 操作人员培训上岗
【单选题】
不爱护工、卡、量具的做法是___。
A. 工、卡、量具要放在工作台上
B. 按规定维护工、卡、量具
【单选题】
C.正确使用工、卡、量具 D.工、卡、量具要放在指定地点14144.发生电火灾时,应选用___灭火。
A. 砂
B. 水
C. 普通灭火机
D. 冷却液
【单选题】
___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 看得见,以达到员工的自主管理、自我控制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A. 目视管理
B. 定置管理
C. 5S 管理
D. 现场管理
【单选题】
管理控制的基本任务就是___。
A. 发现偏差
B. 分析原因
C. 发出指令
D. 做出改进
【单选题】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___。
A. 物联网
B. 互联网
C. 智慧地球
D. 感知中国
【单选题】
___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所进行的质量调查、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 工作,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预防不合格产生。
A. 质量管理
B. 现场管理
C. 定置管理
D. 生产管理
【单选题】
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___。
A. 会话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感知层
【单选题】
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 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___。
A. 可靠传递
B. 全面感知
C. 智能处理
D. 互联网
【单选题】
___是研究一道工序、一个工作地点的工人使用机器或不使用机器的各个作业活动。
A. 作业分析
B. 程序分析
C. 动作分析
D. 动素分析
【单选题】
(___标签工作频率是 30-300kHz。
【单选题】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14155.(___标签工作频率是 3-30MHz。
【单选题】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14156.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 ___。
【单选题】
___是 MRP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
A. 相关需求
B. 独立需求
C. 主生产计划
D. 粗能力计划
【单选题】
PDF417 条码由___个条和 4 个空共 17 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 PDF417 条码。
【单选题】
C.听觉传感器 D.触觉传感器14162.哪个不是智能尘埃的特点(___。
A. 体积超过 1 立方米
B. 广泛用于生态、气候
C. 智能爬行器
D. 广泛用于国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