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单选题】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国家政权
D. 生产方式
【单选题】
国家的本质是___
A. 阶级统治的工具
B. 各阶级利益的调解者
C. 人们相互约定的组织
D. 真个社会的代表者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___
A.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单选题】
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___
A. 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
B. 两者绝对对立的
C. 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D. 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单选题】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___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社会标准
【单选题】
人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能够改造世界
B. 人有阶级性
C. 人有思想,有理性
D.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群体意识是___
A. 集体主义的产物
B. 个体意识的总汇
C. 群体实践的产物
D.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单选题】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___
A. 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__
A. 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单选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___
A. 宿命论的观点
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___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___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 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___
A.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___
A.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___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___
A. 全部自然界
B. 人口
C. 地理环境
D.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单选题】
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根据是___
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B.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___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
生产里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人和人的关系
B. 人和物的关系
C. 物与物的关系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单选题】
社会形态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单选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___
A. 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 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互相作用
【单选题】
人的价值的两方面是指___
A. 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B. 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
C.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单选题】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___
A. 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
B. 前者是人造的,后者是自然界固有的
C. 前者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后者自发地起作用
D. 前者可以被我们废弃和改变,后者无法废弃和改变
【单选题】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总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 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 科学文化水平
D. 人们的生活水平
【单选题】
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而广泛的物质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___
A. 信息传递系统
B. 生产工具系统
C. 动力系统
D. 能源系统
【单选题】
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利的观点,这是对___
A. 国家本质的错误论断
B. 国家起源的正确论断
C. 国家阶级性的正确论断
D. 国家职能的错误论断
【单选题】
人的解放就是___
A. 实现绝对自由
B. 摆脱规律的支配
C. 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D. 不受任何束缚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___
A.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天才人物的出现
D. 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
【单选题】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___
A. 杰出人物
B. 人性
C. 人类之爱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单选题】
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___
A. 产品的分配关系
B. 产品的交换关系
C.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 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单选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___
A.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推荐试题
【简答题】
中级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技能要求试卷
一、操作能力
5.简述本厂凝结水处理混床体外再生操作步骤。
【简答题】
中级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技能要求试卷
二、监视调整能力
1.为什么要对逆流再生固定床定期进行大反洗?大反洗间隔时间如何确定?
【简答题】
中级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技能要求试卷
二、监视调整能力
2.水泵电动机的电流过大有哪些原因?应如何处理?
【简答题】
中级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技能要求试卷
三、安全排障能力
试分析真空泵抽不上真空的原因,并应如何处理?
【简答题】
中级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技能要求试卷
四、计算表达能力
一台阴离子交换器,内装树脂V=17.5m3,树脂的工作交换量EG=250mol/m3,再生一台需含NaOH为30%的工业烧碱m=1000kg,求再生碱耗!
【简答题】
中级电厂水处理值班员技能要求试卷
五、分析判断能力
除盐系统中树脂有机物中毒有哪些典型症状?
【单选题】
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做的是___工作。
A. : 政治
B. : 思想
C. : 引导
D. : 疏导第11题答案.
【单选题】
要重点抓好___创新、()创新、()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
A. : 理念 措施 方式方法
B. : 理念 手段 方式方法
C. : 思想 手段 载体
D. : 思想 措施 载体第13题答案.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___至关重要。
A. : 政治素质
B. : 价值取向
C. : 立场方向
D. : 政治觉悟第15题答案.
【单选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___意识、竞争意识、()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A. : 自立 效率
B. : 自立 绩效
C. : 独立 效率
D. : 看齐 绩效第16题答案.
【单选题】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和___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和xxxx分别居世界第二位、第三位,xx部分领域遥遥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20多种主要xx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甚至出现大量过剩。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A. :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产品
B. :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品
C. :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基础建设、工农业产品
D. :利用外资、基础建设、农业产品、工业产品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长约___,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7年达到xxxx,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A. :9.5%、97.5%、60.7%
B. :9.5%、97.5%、45.7%
C. :10%、90.5%、60.7%
D. :15%、90.5%、60.7%
【单选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___、xxxx、xxxx、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A. :环境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
B. :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
C. :民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
D. :环境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
【单选题】
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___的、xxxx甚至xxxx,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衡。
A. :大量传统、相对落后、原始的生产力
B. :相对落后、大量传统、落后的生产力
C. :大量传统、相对落后、落后的生产力
D. :原始的生产力、相对落后、落后的生产力
【单选题】
从___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各个领域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有些方面还面临xxxx。从xxxx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A. :经济效益、不少突出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
B. :宏观布局、突出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
C.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少突出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
D. :宏观布局、不少突出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
【单选题】
从收入分配来看,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农村有___尚未脱贫,城市还有xxxx。这些发展xxxx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交织的主要根源。
A. :几千万人口、不少突出问题、不均衡问题
B. :几千万人口、不少困难群众、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C. :几百万人口、不少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 :几千万人口、不少困难群众、不均衡问
【单选题】
我国社会___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A. :基本矛盾
B. :根本矛盾
C. :主要矛盾
D. :次要矛盾
【单选题】
要结合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坚持___和xxxx的方法论,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D. :辩证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___阶段,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xxxx,仍然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A. :发达、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发展中国家
C. :发展中、发达国家
D. :不发达、发展中国家
【单选题】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单纯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因素来看的,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来看的,涉及生产力和___,经济基础和xxxx,涉及物质文明和xxxx建设,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A.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精神文明
B. :生产纽带、上层建筑、意识文明
C. :生产关系、高层建筑、意识文明
D. :生产纽带、高层建筑、精神文明
【单选题】
谋划发展、制定政策,要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___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A. :马克思主义
B. :党的基本路线
C. :党的发展方针
D. :党的基本纲领
【单选题】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第1题答案.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A. : 政治制度
B. : 法治制度
C. : 文化制度
D. : 民主制度
【单选题】
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___的统一体。
A. : 丰富性
B. : 多样性
C. : 异样性
D. : 异样性
【单选题】
肩负历史使命、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我们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___发挥出来,现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 : 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B. : 主动性、创造性、统一性
C. : 积极性、先进性、创新性
D. :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单选题】
__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A. : 1954年9月21日
B. : 1949年9月21日
C. : 1949年10月21日
D. : 1954年9月15日第3题答案.
【单选题】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___。
A. :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B. : 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 : 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D.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6题答案.
【单选题】
增强协商的广泛性针对性,涉及___的,重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
A. : 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公共利益、重大民生
B. : 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国家利益、重大民生
C. : 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国家利益、重大民生
D. : 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公共利益、重大民生
【单选题】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要___,也要。
A. :政治过硬本领过硬
B. :政治过硬领导过硬
C. :领导过硬本领高强
D. :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单选题】
方向___。党的领导第一位的就是举旗定向。
A. :涉及根源、关系全局、决定长远
B. :涉及根本、关系大局、决定长远
C. :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
D. :涉及本质、关系全局、决定长远
【单选题】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以___,着眼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A. :国家为中心
B. :群众为中心
C. :全党为中心
D. :人民为中心
【单选题】
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改革发展
B. :改革创新
C. :改革开放
D. :转型发展
【单选题】
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是推进党的___贯彻落实的重要力量,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A. :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B. :制度和路线方针政策
C. :纪律和路线方针政策
D. :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
【单选题】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键是___人民立场。
A. : 站稳
B. : 站在
C. : 守住
D. : 把牢
【单选题】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的一个 ___,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 。
A. : 基本理想、基本目标
B. : 基本目标、基本理想
C. : 根本目标、最终理想
D. : 最终理想、根本目标
【单选题】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___ 共享、 共享、 共享、 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 全面、全民、渐进、共建
B. : 全面、全民、共建、渐进
C. : 全民、全面、共建、渐进
D. : 全面、全民、渐进、共建
【单选题】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 ___、 、 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A. : 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B. :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 : 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单选题】
13多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___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 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建成现代化强国
【单选题】
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是___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周恩来
D. : 刘少奇
【单选题】
党的___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
A. : 十五大
B. : 十六大
C. : 十七大
D. : 十八大
【单选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
A. : 重要基础 关键一步
B. : 重要内容 关键一步
C. : 重要基础 关键步骤
D. : 重要内容 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