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多选题】
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___
A.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矛盾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___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A.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
B. 以农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
C. 以工业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导,以工农兵为序
D. 全面发展,综合平衡
【多选题】
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___
A. 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多选题】
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党的八大提出___的方针。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方针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D. 统筹兼顾的方针
【多选题】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为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___。
A. 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C. 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___的方针.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D.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多选题】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___的关系。
A. 完全统一
B. 完全对立
C. 既统一又斗争
D. 彼此融合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___
A.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 ___。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B.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C. 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___。
A. 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可能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 我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阶段
D.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___。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B.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具体包括___。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B.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C.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 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有___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D. 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多选题】
1997年召开的党的___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深刻阐述了其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多选题】
___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A. 和平与发展
B. 革命与战争
C. 改革与开放
D. 结束文革
【多选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___,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 十一届二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一届四中全会
【多选题】
邓小平首次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党的___。
A. 十二大开幕词
B. 十三大开幕词中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四大开幕词中
【多选题】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___,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C.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
【多选题】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___。
A. 如何进行改革开放
B. 如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多选题】
___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多选题】
___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
C. 四项基本原则
D. 党在初经阶段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
A. 发展生产力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走向共同富裕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___。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得要思想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又正视现实、放眼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
B.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中共十五大
【多选题】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___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 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多选题】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___
A. 扩大公有制的范围
B. 实现共产主义
C. 消灭阶级
D. 实现共同富裕
【多选题】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__
A. 改革
B. 革命
C. 和谐
D. 科学技术
【多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设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目的是___
A. 赶超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 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C. 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多选题】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___
A. 改革、开放、发展
B. 改革、发展、稳定
C. 富强、民主、文明
D. 经济、政治、文化
【多选题】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___
A. 领导力量、依靠力量
B. 根本立足点
C. 奋斗目标
D. 基本途径
【多选题】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新论断的是___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多选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___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实行两种制度
C. 实现两岸三通
D. 放弃使用武力
【多选题】
“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___
A. 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B. 国与国之间关系问题
C. 国与国之间争端问题
D. 历史遗留问题
【多选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下重大决策___
A.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
C. 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多选题】
邓小平反复强调并作为我国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多选题】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___
A. 初级阶段是中国特有的国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B. 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D.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___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B.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C.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D. 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更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___
A.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 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6、淡水密度是1g/cm³,形成的压力梯度为___kPa/ m。
A. 1
B. 9.81
C. 10.5
D. 9.8-10.5
【单选题】
17、已知地层压力是30MPa,地层深度2000m,计算地层压力梯度为___kPa/m。
A. 12.00
B. 11.5
C. 10.5
D. 15.00
【单选题】
18、已知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1.24g/cm³,计算地层压力梯度___kPa/m。
A. 12.164
B. 11.5
C. 10.5
D. 15.7
【单选题】
19、某井斜深7000米,垂深6000米,钻井液密度1.30 g/cm³,钻井液液柱压力梯度是___。
A. 17.85 MPa/米
B. 12.74KPa/米
C. 8.88 MPa/米
D. 5.35MP/米
【单选题】
20、用压力梯度表示压力时,将压力梯度乘以___即得该深度处的压力。
A. 密度
B. 深度
C. 静液压力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21、正常压力地层中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___。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单选题】
22、单位深度或高度的流体所形成的压力叫做___。
A. 静液压力
B. 地层压力
C. 压力梯度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23、某井斜深7000米,垂深6000米,钻井液密度1.30 g/cm³,钻井液液柱压力是___。
A. 89.18 MPa
B. 100.18MPa
C. 76.52 Mpa
D. 79.18MPa
【单选题】
24、某点压力等于此相当密度的液体在该深度处所形成的液柱压力,是用___来表示压力的大小。
A. 压力单位
B. 压力梯度
C. 当量钻井液密度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25、1km深处压力为11.8MPa,则当量钻井液密度为___。
A. 1.0 g/cm³
B. 1.10 g/cm³
C. 1.20 g/cm³
D. 1.30 g/cm³
【单选题】
26、某井钻至井深3000m处,所用钻井液密度为1.3g/cm³,井底处的静液压力___。
A. 38.26kPa
B. 38.26MPa
C. 38.26kPa/m
D. 38.26g/cm³
【单选题】
27、用___在对比不同深度地层中的压力时,可消除深度的影响。
A. 压力单位
B. 压力梯度
C. 静液压力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28、当量钻井液密度是压力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单位是___。
A. MPa
B. MPa/m
C. g/cm³
D. 无因次
【单选题】
29、___相当于单位深度流体的压力。
A. 波动压力
B. 当量钻井液密度
C. 压力梯度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30、压力系数是压力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单位是___。
A. MPa
B. MPa/m
C. g/cm³
D. 无因次
【单选题】
31、某点压力与该深度处的淡水柱静压力之比,是用___来表示压力的大小。
A. 压力单位
B. 压力梯度
C. 当量钻井液密度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32、1km深处的压力为11.8 MPa,则压力系数为___。
A. 11.8 MPa
B. 11.8kPa/m
C. 1kPa/m
D. 1.2
【单选题】
33、___数值上等于平衡该压力所需钻井液密度之值。
A. 压力单位
B. 压力梯度
C. 当量钻井液密度
D. 压力系数
【单选题】
34、压力系数是某点压力与该深度处的___之比。
A. 地层压力
B. 钻井液静液压力
C. 淡水柱静压力
D. 井内压力
【单选题】
35、___则地层流体一直与地面连通。
A. 异常低压
B. 异常高压
C. 地层压力正常或者接近正常
D. 碳酸盐型高压
【单选题】
36、某地区较为普遍的地层水密度为1.07g/cm³,地层垂直深度3000m的正常地层压力为___。
A. 20.972MPa /m
B. 31.490MPa/m
C. 20.972MPa
D. 31.490MPa
【单选题】
37、通常把压力梯度在___之间的地层压力称为正常压力地层。
A. 10.5~15.5kPa/m
B. 1.0~2.5kPa/m
C. 1.~1.07g/cm³
D. 9.81~10.5kPa/ m
【单选题】
38、 地层压力是确定钻井液___的依据。
A. 密度
B. 粘度
C. 失水
D. 切力
【单选题】
39、盐水盆地,其密度随含盐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为___。
A. 1g/cm³
B. 1.07g/cm³
C. 大于1.07g/cm³
D. 1~1.07g/cm³
【单选题】
40、一般为___,形成的压力梯度为10.5kPa/m,这相当于总含盐量80g/l的盐水柱在25℃时的压力梯度。
A. 1.07g/cm³
B. 1g/cm³
C. 10.500kPa
D. 1.07kPa/ m
【单选题】
41、按习惯,把压力梯度在___之间的地层压力称为正常地层压力。
A. 大于9.8kPa/m
B. 小于10.5kPa/m
C. 9.81~10.5kPa/m
D. 大于10.5kPa/m
【单选题】
42、在各种沉积物中,正常地层压力等于从___某处连续地层水的静液柱压力。
A. 地上到地表
B. 地表到地下
C. 地层到井内
D. 地层到井内
【单选题】
43、异常高压地层的地层压力___地层水的静液压力。
A. 大于
B. 大于或等于
C. 小于
D. 等于
【单选题】
44、地层破裂压力是确定___的重要依据之一。
A. 地层压力
B. 抽吸压力
C. 坍塌压力
D. 最大允许关井套管压力
【单选题】
45、井眼形成后井壁周围的岩石应力集中,当井壁周围的岩石所受的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的差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将形成剪切破坏,造成井眼坍塌,此时的钻井液液柱压力即为___。
A. 地层坍塌压力
B. 地层破裂压力
C. 地层漏失压力
D. 地层承压能力
【单选题】
46、 对于塑性地层,岩石的剪切破坏表现为___。
A. 井眼扩大
B. 井壁垮塌
C. 井眼缩径
D. 井眼稳定
【单选题】
47、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是为了确定___地层的破裂压力。
A. 白云岩
B. 井底处
C. 石灰岩
D. 套管鞋处
【单选题】
48、某井井深为3200m时气层压力预报为50MPa,钻开该气层所需的钻井液密度为___。(附加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ρe取0.10g/cm³)。
A. 1.39g/cm³
B. 1.49g/cm³
C. 1.59g/cm³
D. 1.69g/cm³
【单选题】
49、某井用密度1.10 g/cm³的钻井液对于井深3800米处的套管鞋处地层做地破压力实验,当泵压为20MPa 时,地层发生破裂,求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___g/cm³。
A. 1.53
B. 1.63
C. 1.73
D. 1.83
【单选题】
50、在做地层破裂压力实验时,在套管鞋以上钻井液的静液压力和___的共同作用下,使地层发生破裂而漏失。
A. 地层压力
B. 井底压力
C. 环空压耗
D. 井口回压
【单选题】
51、对于正常压力的高渗透性砂岩,往往地层漏失压力比___小得多。
A. 地层坍塌压力
B. 地层压力
C. 地层破裂压力
D. 实际允许最大关井套压
【单选题】
52、地层___是指某一深度的地层产生钻井液漏失时的压力。
A. 坍塌压力
B. 破裂压力
C. 漏失压力
D. 承压能力
【单选题】
53、地层漏失压力是指某一深度的地层产生___时的压力。
A. 地层破裂
B. 钻井液漏失
C. 岩石变形
D. 地层坍塌
【单选题】
54、在钻井时,钻井液柱压力的下限要保持与地层压力相平衡,既不污染油气层,又能提高钻速,实现压力控制。而其上限则不能超过地层的___。
A. 地层压力
B. 破裂压力
C. 漏失压力
D. 承压能力
【单选题】
55、地层破裂压力一般随井深增加而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变成低压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