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所有的法律规范的实施,均须由国家强制力(国家暴力)强制实施的
【判断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公民在守法、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在立法时也要平等对待每个公民
【判断题】
脱离开活生生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还是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的.
【判断题】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判断题】
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判断题】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判断题】
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法治思维并不重要
【判断题】
脱离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难以养成法治思维方式
【判断题】
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没有很大关系
【判断题】
法治思维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应当具备的一种思维,与公民的专业和职业没有关系。缺乏法治思维的人做事情就可能违法
【判断题】
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但不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
【判断题】
以法安天下则天下安,依法治天下则天下治,这是千古不易的经验之谈
【判断题】
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判断题】
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也可能形成法治思维
【判断题】
实现公平正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发展经济等创造实现的条件
【判断题】
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判断题】
法治观念是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判断题】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判断题】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价值追求
【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可以承认有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
【判断题】
纳税以公民自觉性为基础,不得带有强制性
【判断题】
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公民的权利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
【判断题】
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
【判断题】
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既可独立适用,也可附加适用.
【判断题】
不论犯罪的行为还是结果,只要有其中任何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犯罪,适用我国刑法.
【判断题】
国家权利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判断题】
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居住地为主
【判断题】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判断题】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判断题】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判断题】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判断题】
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职业、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推荐试题
【判断题】
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个人符合居民条件的,不再享受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应当按规定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判断题】
外籍个人李某在境外任职,因工作原因,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期间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境外公司发放给李某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国内税法规定,应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判断题】
2019年1月1日后,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判断题】
2019年1月1日后,个人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判断题】
2019年1月1日后,居民个人在预缴申报时,针对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判断题】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标准是全国统一的。
【判断题】
婚后购买住房,经夫妻双方约定,纳税人发生的符合条件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或由双方分别按照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判断题】
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次月。
【判断题】
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判断题】
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
【判断题】
在境外学校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子女,其父母不可以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判断题】
纳税人的子女年满3周岁但未上幼儿园,也能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判断题】
个人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判断题】
纳税人发生符合扣除条件的继续教育支出,可以由其配偶扣除。
【判断题】
纳税人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无须留存相关资料。
【判断题】
在计算医药费用支出额度时,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能混合,应按每个人分别计算。
【判断题】
纳税人发生的可计入大病医疗累计支出额的医药费用支出须在医保目录范围内。
【判断题】
纳税人发生符合条件的住房租金支出,允许按照全国统一额度扣除。
【判断题】
纳税人张某通过中介机构承租王某的住房,并签合同,张某符合住房租金扣除条件。考虑到张某配偶的工资收入较高,张某选择由其配偶扣除住房租金。这种做法正确。
【判断题】
纳税人王某和李某均符合住房租金扣除条件,其中王某在天津市区工作,李某在天津市下辖区县工作,王某的住房租金扣除金额高于李某。
【判断题】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月或按季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判断题】
纳税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的,选择其中一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汇总申报。
【判断题】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且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居民个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1月1日至3月31日内,向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且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扣缴义务人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且有两个以上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非居民个人应分别向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且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如非居民个人在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离境的,应当在离境前办理纳税申报。
【判断题】
居民个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申请注销户籍后,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注销中国户籍纳税申报。
【判断题】
居民个人取得中国境外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1月1日至1月31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判断题】
居民个人取得中国境外所得,如在中国境内没有任职、受雇单位,并且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判断题】
纳税人在注销户籍年度取得经营所得的,应当在申请注销户籍前,办理当年经营所得的汇算清缴。
【判断题】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时间为取得相关证书的次年。
【判断题】
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时间为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支付租金的次月至租赁行为终止的当月。
【判断题】
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时间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当月。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办理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根据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为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判断题】
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已经享受过的专项附加扣除,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重复享受。
【判断题】
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次月起,停止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判断题】
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在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税款环节未享受或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既可以在当年内向该扣缴义务人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
【判断题】
纳税人选择在扣缴义务人发放工资、薪金所得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每年享受时应内容完整地填写并向扣缴义务人报送《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判断题】
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及时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或代扣税款的,应当依法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