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62.机车挂车后,司机发现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___。 C14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63.司机起动列车前使用列尾装置检查___制动主管压力是否与机车制动主管压力基本一致。 C17
【填空题】
164.列车起动后,机班应进行___瞭望,确认列车起动正常。 C17
【填空题】
165.机车司机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彻底瞭望、___、准确呼唤、手比眼看”的“十六字令”。 C21
【填空题】
166.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___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制动主管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 C27
【填空题】
167.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出发前、进站前、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和停车站出站后,应使用列尾装置对___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 C27
【填空题】
168.进入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___,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 C28
【填空题】
169.根据《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J5类准驾的机车系列是___。 14号令第3条
【填空题】
170.列车进入停车线施行制动停车时,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___。 C28
【填空题】
171.货物列车应保压停车,直至发车前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开放或接到车站准备开车的通知后,方能___。 C36
【填空题】
172.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___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事7
【填空题】
173.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1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 事15
【填空题】
174.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___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2小时以上,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 事15
【填空题】
175.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列车运行中发生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叉杆等部件脱落,未构成一般B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___类事故。 事14
【填空题】
176.铁路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___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事49
【填空题】
177.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挤道岔”系指车轮___或挤坏道岔。 事附30.
【填空题】
178.机务段直接行车有关人员、机车试运转有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本段机车。 运31
【填空题】
179.因救援抢险等需要相关人员凭___可登乘机车。 运31
【填空题】
18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营业线上的驾驶人员应当向___申请驾驶资格,并取得相应类别的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 14号令第2条
【填空题】
181.根据《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机车系列申请人应当连续机务乘务学习___以上。 14号令第5条
【填空题】
182.铁路机车车辆的驾驶人员应当参加国务院___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639号令 第57条
【填空题】
183.根据《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机车系列申请人应当连续机务乘务学习___以上。 14号令第5条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___.
A.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 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奉献
C. 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给予
D. 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
【多选题】
"现阶段,我们之所以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因为___.
A. 马克思主义是万能的精神良药
B.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C.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
【多选题】
"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B. 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 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D. 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
【多选题】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___.
A. 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
B. 坚定中国必将称霸世界的信仰
C.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D.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多选题】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___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世界观
B. 人生观
C. 价值观
D. 法律观"
【多选题】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志""具有的含义是___.
A. 对现实身份的标志
B. 对未来目标的铭记
C. 对未来目标的向往
D. 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说明___
A.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B. 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
D.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 "
【多选题】
"我国现行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既具有与一般法律相同的特点,又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宪法的特征有___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的内容等同于一般法律
C. 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D.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
【多选题】
"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包括___.
A. 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B. 把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C. 懂得如何适当行使法律权利
D. 正确履行法律义务. "
【多选题】
"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主要包括 ___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救济"
【多选题】
"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为民所赋,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___
A. 职权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多选题】
"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___.
A. 维护国家统一
B. 遵守宪法和法律
C. 依法纳税
D. 依法参加民兵组织"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
A.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中国特点和时代特征
B.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建国以来制定的全部法律规范组成
D.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所划分的法律部门组成 "
【多选题】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___
A. 重证据讲程序
B. 重实体轻程序
C. 重程序轻实体
D. 权利义务相统一 "
【多选题】
"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体现为 ___
A. 法律至上
B. 权力制约
C. 人权保障
D. 正当程序"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B.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
D.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
【多选题】
"法的作用包括___.
A. 社会作用
B. 规范作用
C. 引导作用
D. 调节作用"
【多选题】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主要是___.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
【多选题】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___.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自己的国家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___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
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单选题】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真理就是 ___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___
A. 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 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D. 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单选题】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___
A. 伟人之言
B. 吾人之心
C. 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___
A. 有用性
B. 客观性
C. 相对性
D. 阶级性
【单选题】
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 ___
A. 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
B. 认识的客体
C.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D. 客观存在
【单选题】
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 ___
A. 对立统一关系
B. 真理包含客观真理
C.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D. 自然科学的真理是客观真理,社会科学的真理不是客观真理
【单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和规律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单选题】
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___
A.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 真理的客观性
C. 真理的辩证法
D.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单选题】
真理的内容是 ___
A. 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B. 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D. 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单选题】
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 ___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 真理是自然规律
C. 真理是社会规律
D. 真理是正确认识
【单选题】
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___
A.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 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单选题】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___
A. 有条件性
B. 相对性
C. 一元性
D. 无限性
【单选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___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单选题】
581、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___
A.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B.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和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D.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单选题】
583、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这件事说明 ___
A.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 ___
A. 真理具有一元性
B. 有用即真理
C. 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D. 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单选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___
A. 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B. 真理的无条件性
C. 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D. 真理不需要检验
【单选题】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___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 ___
A. 不确定性
B. 主观性
C. 相对性
D. 绝对性
【单选题】
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___
A.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B.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C.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D.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单选题】
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 ___
A.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 只讲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D.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单选题】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___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单选题】
把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作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
【单选题】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一命题所包含的哲理是 ___
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单选题】
列宁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 ___
A.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的两个阶段
B.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区别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的标准是双重的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___
A. 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
B. 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C. 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 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___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___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经验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 ___
A. 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
B. 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
C. 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
D. 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
【单选题】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___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单选题】
___是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 新时代
B. 新时期
C. 新阶段
D. 新征程
【单选题】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___
A. 国家的
B. 民族的
C. 每一个中国人的
D. 未来的
【单选题】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___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
在实现___的伟大征程中,青年不懈追求的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
A. 国家现代化目标
B.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民族复兴梦想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
___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A. 劳动者
B. 无产阶级
C. 当代大学生
D. 知识分子
【单选题】
新时代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___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