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
A. 把必然性绝对化
B. 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唯心主义宿命论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单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单选题】
实践的中介是()。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智力是自然发展的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单选题】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从感觉和感觉到表象的过程
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不可靠,理性认识可靠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 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是()。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 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单选题】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选题】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 可知论
B. 不可知论
C. 唯理论
D. 经验论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 要善于观察事物
B. 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 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有理性的指导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单选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具体性
B. 客观性
C. 终极性
D. 全面性
【单选题】
一切的真理都是()。
A. 主观的
B. 虚构的
C. 客观的
D. 多元的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
A. 经验论
B. 不可知论
C. 先验论
D. 能动的反映论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
A.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B. 实践的绝对性
C. 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D. 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局限
【单选题】
“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
A.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
A.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 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 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D. 被逻辑证明的认识最终还是要靠实践的检验
【单选题】
在真理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 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D.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其中属中第二次飞跃的是( )。
A. 进行社会调查
B. 分析实际情况
C. 理论付诸实践
D. 总结经验教训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 客观性
B. 绝对性
C. 全面性
D. 相对性
【单选题】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是( )。
A. 从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的飞跃
B. 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 从物质到意识的飞跃
D.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单选题】
“认识运动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单选题】
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 )。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 真理是自然规律
C. 真理是社会规律
D. 真理是正确认识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___
A. 1984 年 12 月 19 日
B. 1987 年 4 月 13 日
C. 1990 年 4 月 4 日
D. 1993 年 3 月 31 日
【单选题】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___
A.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B. 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单选题】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___
A. 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 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 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 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单选题】
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方代表多次提出“主权与治权应分开”,英方的根本意图在于___
A. 保持香港的稳定
B. 保持香港的自治权
C. 继续维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D. 使香港脱离中国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之间真正的停火是在___
A. 1978 年底
B. 1979 年元旦
C. 1980 年元旦
D. 1984 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单选题】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___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题】
香港媒体评价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天才创造”是指 ___
A. 实行包产到户
B. 建立经济特区
C. 和平统一方针
D. “一国两制”构想
【单选题】
1983 年 6 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___
A. “邓六条”
B. “叶八条”
C. “叶六条”
D. “邓八条”
【单选题】
1971 年 10 月,___以压倒多数通过第 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A.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B. 第 25 届联合国大会
C. 第 27 届联合国大会
D. 第 24 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
1958 年 8 月,为粉碎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___
A. 金门
B. 台湾岛
C. 夏威夷岛
D. 厦门
【单选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50 年不变。这体现了___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地方自治原则
C. 主权平等原则
D. 一国两制原则
【单选题】
我们党在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___
A.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和平统、一国两制”的过程
B. 从和平解放台湾到武力解决台湾、“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过程
C. 从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D. 高度自治的“和平统、一国两制”的过程
【单选题】
___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坚强意志。
A.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实现现代化
D.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单选题】
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是___
A. 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B. 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民国
C. 祖国大陆是中央政府,台湾当局是地方政府
D. 两岸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存在着两个政权
【单选题】
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___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澳门回归祖国
D. 香港回归祖国
【单选题】
台湾方面授权同大陆进行经济,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的民间团体是___
A.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 祖国统一促进会
C. 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
D. 海峡交流基金会
【单选题】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的立场是___
A. 争取和平统一, 不首先使用武力
B. 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港澳享受同等待遇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3 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对___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推行( ),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A. 垃圾分类
B. 乡村振兴战略
C. 脱贫攻坚
D. 禁毒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2 日电,中方再度就中美经贸问题发表白皮书——《关于中美___的中方立场》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关于中美经贸的正式官方声明,意义非常重要。
A. 经贸摩擦
B. 经贸协商
C. 经贸合作
D. 经贸磋商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3 日电,日前,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举办了首届___研讨会。标志着开启了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实际问题专项研究工作的里程碑。
A. WTO 改革问题专家
B. 贸易组织年鉴
C. 服务贸易数字化
D. 中欧文化贸易
【单选题】
“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于 2019 年 6 月 3 日在重庆举行,主题为___,旨在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A. “发挥智库作用,推动陆海联动”
B. “共筑一带一路 同创陆海联动”
C. “一带一路开创陆海联动新时代”
D. “共创陆海联动发展新未来”
【单选题】
当地时间 2019 年 6 月 4 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 2019 年亚足联特别代表大会上,经全体会议代表一致鼓掌通过,中国获得了___亚洲杯主办权。
A. 2023 年
B. 2024 年
C. 2025 年
D. 2026 年
【单选题】
2019 年6 月4 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在上海主持召开推动长三角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优势,紧扣___和( )两个关键。
A. “全面化” “高效率”
B. “持续性” “新想法”
C. “一体化” “高质量”
D. “绿色性” “新科技”
【单选题】
某品牌汽车在德国设计,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从设计到装配,涉及 8 个国家。这反映了___
A. 生产的全球化
B. 市场的全球化
C. 资金的全球化
D. 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单选题】
世界上公认的基尼系数“危急线”是___
A. 0.5
B. 0.6
C. 0.7
D. 0.8
【单选题】
经济全球化以___为基础
A. 市场
B. 先进科技和生产力
C. 发达国家
D. 最大利润
【单选题】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将于 2019 年 6 月 10 日-12 日在___举办。
A. ft东青岛
B. 海南海口
C. 上海
D. 北京
【单选题】
第 73 届联合国大会在 2019 年 6 月 4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全体会议,选举尼日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___为第 74 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A. 埃斯皮诺萨
B. 穆罕默德班德
C. 莱恰克
D. 彼得汤姆森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5 日 12 时 6 分,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___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
A. 风暴一号
B. 神州十号
C. 长征十一号
D. 风云三号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___
A. 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 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 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 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单选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___为主线。
A. 转变发展方式
B. 优化经济结构
C.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转换增长动力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正在杭州举行的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以___为主题。
A. “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B. “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C. “绿水青ft就是金ft银ft”
D. “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6 日,国家发改委等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其中重点提出各地不得对___实行限行、限购政策,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A. 电动汽车
B. 氢动力汽车
C. 新能源汽车
D. 混合动力汽车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12 日至 14 日,习近平主席展开对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国事访问时在吉尔吉斯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写道,“吉尔吉斯斯坦有句谚语,‘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中国人也常说,‘___’。
A. 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B.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C. 骨肉天亲,同枝连起
D.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单选题】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 2019 年 6 月 12 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吸引外资总量逆势上涨,继续成为全球___大外资流入国。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16 日出版的第 12 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___,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 科技自信
B. 文化自信
C. 政治自信
D. 经济自信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16 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厦门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汪洋强调在坚持“___”、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我们愿与台湾一步一步向和平统一的目标迈进。
A. 一国两制
B. 一个中国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九二共识
【单选题】
2019 年 6 月 20 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七届圆桌峰会。李克强表示中方愿秉持___原则,确保各国合作的可持续性。
A. 共商共享共赢
B. 共商共建共享
C. 协调合作稳定
D. 协调稳定平等
【单选题】
月第三次会晤时提出“( )”之后,表达了“( )”___
A. 四个坚定支持 四个不会变
B. 四个不会变 四个坚定支持
C. 三个坚定支持 三个不会变
D. 三个不会变 三个坚定支持
【单选题】
___,夺得冠军!这是篮球 1896 年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人夺得篮球史上的( )世界冠军。
A. 匈牙利 第一个
B. 荷兰 第一个
C. 匈牙利 第二个
D. 荷兰 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