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三者不得互相兼任。( )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可单独进行指定的工作。( )
【判断题】
10kV户外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小于3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
【判断题】
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事故应急抢修单。( )
【判断题】
工作票一份应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工作许可人收执,按值移交。( )
【判断题】
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之一:将检修设备的各方面电源断开取下熔断器,在开关或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 )
【判断题】
带接地线拆设备接头时,应采取防止接地线脱落的措施。( )
【判断题】
低压工作时,应防止相间或接地短路。( )
【判断题】
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工作票签发人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方可执行。( )
【判断题】
工作许可人应是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运行人员或检修操作人员(进行该工作任务操作及做安全措施的人员)。( )
【判断题】
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之一:工作前必须验电。( )
【判断题】
运行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单独值班人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 )
【判断题】
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 )
【判断题】
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设有与接地网相连的接地端,接地电阻应合格。( )
【判断题】
低压工作时,应采用有效措施隔离有电部分,若无法采取隔离措施时,则将影响作业的有电设备停电。( )
【判断题】
事故应急抢修可以不用工作票,但应采用口头或电话命令。( )
【判断题】
供电单位或施工单位到用户变电站内施工时,工作票只能由有权签发工作票的用户单位签发。( )
【判断题】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安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
【判断题】
供电单位或施工单位到用户变电站内施工时,工作票不能由用户单位签发。( )
【判断题】
工作票由设备运行单位签发,也可由经设备运行单位审核合格且经批准的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 )
【判断题】
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规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
【判断题】
工作票一份应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运行人员收执,按值移交。( )
【判断题】
户外10kV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的安全距离为0.95米。( )
【判断题】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
【判断题】
供电单位或施工单位到用户变电站内施工时,工作票只能由有权签发工作票的供电单位或施工单位签发。( )
【判断题】
安规适用于运用中的发、输、变(包括特高压、高压直流)、配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及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建安装、农电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 )
【判断题】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是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
【判断题】
安规适用于运用中的输、变(包括特高压、高压直流)、配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及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建安装、农电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 )
【判断题】
安规规定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
【判断题】
需要变更工作班成员时,须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 )
【判断题】
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除严格防止短路外,还要严格防止接地
【判断题】
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工作中禁止将回路的保护接地点断开
【判断题】
一级重要客户具备两路电源供电条件,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 )
【判断题】
二级重要客户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可以来自同一个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 )
【判断题】
重要客户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 )
【判断题】
触电者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 )
【判断题】
只有发现伤员没有呼吸、脉搏且心肺复苏无效才能判断为死亡,放弃抢救。( )
【判断题】
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对未做安全措施挂上接地线的设备也应视作有电设备。( )
【判断题】
发生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或用户停电。( )
【判断题】
从业人员必须自行准备好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判断题】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 )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最初形式是___
A. 换工劳动
B. 互助组
C. 初级社
D. 高级社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___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人民公社
【单选题】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一个创新性办法是对民族资本实行___
A. 和平赎买
B. 剥夺生产资料
C. 公司合营
D. 生活上给出路
【单选题】
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是___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单选题】
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4年
D. 1956年
【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
A. 计划订购统购包销全面铺开
B. 个别企业的公司合营开始
C. 全行业公私合营全面完成
D. 取消定息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___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年宪法
C. 1976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单选题】
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___
A.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D. 新民主义社会的开始
【单选题】
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___年。
A. 1951
B. 1952
C. 1953
D. 1954
【单选题】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___
A.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B. 和平赎买
C. 委托加工
D. 计划订货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是指___
A. 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B. 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C. 1957年1月-1966年4月
D. 1953年1月-1956年12月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是___
A. 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B. 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阶级
D. 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
【单选题】
1951年至1952年,我国开展的“三反”运动是___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 反浪费、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 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___
A. 基本建成
B. 初步建立
C. 基本完善
D. 完全建成
【单选题】
这种两面性是指___
A. 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B. 与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相互对抗的一面与与工人阶级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C. 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 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优势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单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所谓“赎买”是指___
A. 国家出资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购买变为国营企业
B. 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C. 国家先付给企业一部分资金,随后再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D. 国家先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等盈利后一次性还清收购资金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___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人民公社
【单选题】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___
A. 手工业供销小组
B.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高级社
【单选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B. 工农与知识分子的矛盾
C. 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的话走下去
D. 以苏联为借鉴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经济关系是___
A.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 沿海工业和内陆工业的关系
D.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单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___
A. 大干快上,敢英超美
B.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向前
C. 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D. 慢一点,稳一点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经验
C.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D.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性质的?应该如何解决?对这一系列问题第一个作出回答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集体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矛盾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___
A.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D. 经济利益矛盾和政治立场矛盾
【单选题】
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___
A. 周恩来
B. 陈云
C. 张闻天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生产计划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___
A. 陈云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朱德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艺术领域中实行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推陈出新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D.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___
A. 1953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6年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于正确处理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说服教育、讨论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