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制动轮表面深火层的淬度为___mm。
A. 0.1-0.5;
B. 1.0-1.5;
C. 2-3;
D. 4-5。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制动器制动带的铆钉的钉头不应有磨损___。
A. 现象;
B. 严重现象;
C. 制动器壳体现象;
D. 制动轮毂现象。
【单选题】
制动瓦片的铆钉沉头与瓦片深不应小于瓦片厚度的___。
A. 1∕5;
B. 1∕3;
C. l∕4;
D. 2∕3。
【单选题】
设有制动器的燃料运输设备,当制动器失灵时___。
A. 禁止使用;
B. 小心使用;
C. 减少负荷使用;
D. 可继续使用。
【单选题】
润滑是减少和控制___的极其重要的方法。
A. 发热;
B. 摩擦;
C. 传动;
D. 磨损。
【单选题】
机械各部件是否正确地安装到工作位置,直接影响到机械的正常运转,关系到摩擦件的磨损速度,决定着___。
A. 机械使用寿命;
B. 摩擦件使用寿命;
C. 机械精度;
D. 机械效率。
【单选题】
磨损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是导致机械零件损坏的___。
A. 唯一原因;
B. 次要原因;
C. 主要原因;
D. 主要原因之一。
【单选题】
机件的磨损是由于机件摩擦面的___引起的。
A. 相对运动;
B. 直接接触;
C. 制造质量不高;
D. 润滑油质差。
【单选题】
维护、保养是否及时得当,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___。
A. 辅助作用;
B. 一定作用;
C. 重要作用;
D. 不起作用。
【单选题】
机器启动频率愈离,机件的磨损愈___。
A. 严重;
B. 轻;
C. 一般;
D. 没关系。
【单选题】
钙基脂是最早应用的一种润滑脂,有较强的抗水性,使用温度不宜超过___。
A. 60℃;
B. 70℃;
C. 50℃;
D. 80℃。
【单选题】
润滑脂的滴点一般应高于工作温度___℃。
A. 0~10;
B. 22~30;
C. 40~50;
D. 50~60。
【单选题】
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___。
A. 升高;
B. 不变;
C. 降低;
D. 不一定。
【单选题】
___润滑几乎专门用于轴承润滑或减速机轴承密封的润滑。
A. 油脂;
B. 分散;
C. 集中;
D. 飞溅。
【单选题】
转速不太高的中小型齿轮一般采用___润滑。
A. 密闭齿轮油浴式;
B. 开式齿轮油浴式;
C. 喷射式;
D. 压力喷油。
【单选题】
钢丝绳应松紧合适,无严重断股现象。一般断股不应超过___%。
A. 30;
B. 20;
C. 15;
D. 10。
【单选题】
吊重物用的钢丝绳,一般断丝为1股丝的___以上避免使用。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更换钢丝绳的工作,必须事先做好防止设备___的安全措施,工作时必须带手套。
A. 转动;
B. 损坏;
C. 滑动;
D. 不安全。
【单选题】
水泵停止时倒转,应该___。
A. 重新启动;
B. 检修水泵;
C. 严密关闭泵出口门;
D. 严密关闭泵入口门。
【单选题】
冲洗水泵不打水的原因可能是___。
A. 水泵轴承过热;
B. 电机振动;
C. 水泵内有空气;
D. 出口门开度不够。
【单选题】
斗轮堆取料机的型号为DQ8030,其意为:“DQ”表示斗轮堆取料机的拼音字母缩写;“30”表示回转半径为30m;“80”表示___。
A. 取料能力为80t∕h;
B. 取料能力为800t∕h;
C. 堆料能力为800t∕h;
D. 取料能力为l000t∕h。
【单选题】
DQL—1200/1200—30斗轮机取料能力为___t/h。
A. 800;
B. l000;
C. 1200;
D. 1500。
【单选题】
MDQ900/1200•50型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堆料能力每小时为___t。
A. 1200;
B. 120;
C. 900;
D. 500。
【单选题】
DQL—1200/1200—30斗轮机取料半径为___m。
A. 15;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斗轮机取煤作业时必须与推煤机或运煤汽车保持___m 以上的安全距离。
A. l;
B. 3;
C. 5;
D. 8。
【单选题】
为防止煤堆自溜淹埋斗轮机轨道,煤堆边坡底部要离开轨道___m 以外。
A. l;
B. 3;
C. 5;
D. 8。
【单选题】
斗轮堆取料机的斗轮采用___结构,这样斗轮机运行更平稳、效率更高。
A. 半格式;
B. 全封闭;
C. 全开式;
D. 全开式或半格式。
【单选题】
斗轮式堆取料机的斗轮安装在___。
A. 尾车上;
B. 悬臂梁的一侧;
C. 进料皮带上;
D. 活动梁上。
【单选题】
门式滚轮堆取料机的斗轮安置在___上。
A. 门架;
B. 活动梁;
C. 尾车;
D. 固定梁。
【单选题】
斗轮机的尾车平衡机作用是___整机。
A. 调正;
B. 支持;
C. 平衡;
D. 平衡与稳定。
【单选题】
斗轮堆取料机取料作业的方式有___。
A. 斜坡层次取料法;
B. 垂直取料法;
C. 斜坡层次取料法和水平取料法两种;D、水平取料法。
【单选题】
斗轮机回转使用的交叉滚子轴承的滚子长度比直径___。
A. 长1倍;
B. 相等;
C. 大1mm;
D. 小1mm。
【单选题】
斗轮堆取料机液压系统运行时,液压油生泡沫,应将系统中的___门打开。
A. 空气;
B. 放油;
C. 安全;
D. 压力。
【单选题】
调节斗轮大臂的升降速度时,应调节___。
A. 溢流阀;
B. 换向阀;
C. 减压阀;
D. 节流阀。
【单选题】
堆取料机斗轮机行走减速机的润滑属于___润滑。
A. 油泵强制;
B. 飞溅;
C. 浸油;
D. 脂。
【单选题】
为了保护设备,斗轮机堆取料机的___系统设置保护性的联锁回路控制。
A. 机械;
B. 液压;
C. 电气;
D. 控制。
【单选题】
斗轮机半自动取煤时,煤场起伏峰谷高差最好在___m 以下,各限位开关保护传感器完好有效。
A. l;
B. 3;
C. 5;
D. 8。
【单选题】
斗轮机启动时,夹轨器不松开,整个___回路不通,所有电机都不能启动。
A. 控制;
B. 工作;
C. 电力;
D. 机械。
【单选题】
斗轮机在运行中,某个电动机温升超过允许值时,___会传出信号,控制回路就会中断电源。
A. 传感器;
B. 热电偶;
C. 温度表;
D. 继电器。
【单选题】
斗轮堆取料机的斗轮边缘均焊有耐磨的牙,可以在冬季破碎煤堆表面的冻层取料,冻层可取厚度一般不大于___mm。
A. 300;
B. 200;
C. 150;
D. 100。
【单选题】
斗轮边缘上的“斗刃(斗唇)”如发现磨损应及时补焊,补焊时应超过原长的___。
A. 1∕3;
B. 1∕2;
C. 3∕5;
D. 1∕4。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题】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普通联系规律
C. 永恒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单选题】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 唯条件论观点
B. 外因论观点
C. 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 唯物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单选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单选题】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单选题】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单选题】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 辩证否定的原理
【单选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单选题】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经验论的错误
C.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 .激变论的错误
【单选题】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单选题】
“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
A. 把必然性绝对化
B. 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唯心主义宿命论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单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单选题】
实践的中介是()。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智力是自然发展的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单选题】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从感觉和感觉到表象的过程
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不可靠,理性认识可靠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 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是()。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 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单选题】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选题】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 可知论
B. 不可知论
C. 唯理论
D. 经验论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