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___应当定时与辖区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伍和电信部门核查通信线路及设备,做好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 司令部
B. 全勤指挥部;
C. 中队通信员;
D. 作战指挥中心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战备时,各级首长和值班人员在岗在位,总队、支队全勤指挥部成员集中值班,指挥长在作战指挥中心值守待命。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经常性
【单选题】
公安消防部队和其他消防队伍共同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时,由___实施统一指挥。
A. 当地政府;
B. 公安消防部队;
C. 公安机关;
D.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单选题】
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应当及时向___报告,按照命令出动。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
A. 当地政府;
B. 上级;
C. 有关机关;
D. 总队
【单选题】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___统一领导。
A.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 公安机关;
D. 当地政府
【单选题】
公安消防部队的灭火与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通常分为___层次
A. 四个;
B. 五个;
C. 二个;
D. 三个二个
【单选题】
组织指挥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迅速调集作战力量,启动指挥决策系统,侦察掌握现场情况,___。
A. 部署作战任务,制定作战方案,指挥战斗行动,落实战勤保障;
B. 部署作战任务,指挥战斗行动,制定作战方案,落实战勤保障;
C. 指挥战斗行动,部署作战任务,制定作战方案,落实战勤保障;
D. 制定作战方案,部署作战任务,指挥战斗行动,落实战勤保障
【单选题】
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程序具有___,贯穿于灭火救援战斗的始终。
A. 一致性;
B. 合理性;
C. 连续性;
D. 阶段性
【单选题】
接警人员___迅速准确受理报警,问清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灾害事故的种类、危险程度、有无人员被困或者伤亡、发生灾害事故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人姓名等情况,同时启动录音记时设备。
A. 应该;
B. 必须;
C. 可以;
D. 应当
【单选题】
越级下达指挥命令后,___及时通知和报告接受命令者的直接领导。
A. 由下达命令者;
B. 由接受命令者;
C. 不需要;
D. 由下达命令和接受命令的双方
【单选题】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___。
A. 授权指挥;
B. 逐级指挥;
C. 计划指挥;
D. 临机指挥
【单选题】
现场作战总指挥部负责发布各项决策、___和上级首长的指示。
A. 具体措施;
B. 作战意图;
C. 注意事项;
D. 战斗命令
【单选题】
火灾扑灭归队后,应当迅速补充油料、器材和灭火剂,调整执勤力量,恢复战备状态,并报告___。
A. 上级部门;
B. 作战指挥中心;
C. 总队;
D. 支队
【单选题】
基本掌握火场的情况后,指挥员应当确定作战意图,果断命令参战人员立即实施火灾扑救属于___。
A. 完全展开;
B. 全面展开;
C. 预先展开;
D. 准备展开
【单选题】
从建筑外部看不到燃烧部位和火焰时,指挥员应当在组织火情侦察的同时,命令参战人员占领水源,将主要战斗装备摆放在消防车前,做好战斗展开的准备属于___
A. 准备展开;
B. 预先展开;
C. 完全展开;
D. 全面展开
【单选题】
现场文书一般由司令部参谋或者___干部担任。
A. 中队;
B. 大队;
C. 支队;
D. 领导
【单选题】
大队指挥员由___值班首长担任。
A. 支队;
B. 上级;
C. 本级;
D. 大队
【单选题】
政工宣传组一般由政治部(处)和宣传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由总(支)队___领导担任组长。
A. 相关部门;
B. 公安部门;
C. 上级部门;
D. 政治部门
【单选题】
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作业,无法使用个人携带式空气呼吸器时,应使用___。
A. 移动式供气源
B. 氧气呼吸器
C. 强式送风器
D. 过滤式防毒面具
【单选题】
高电压场所作业应使用___手套。
A. 防化
B. 防高温
C. 电绝缘
D. 防割
【单选题】
___用于在黑暗、浓烟条件下观察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寻找被困人员。
A. 有毒气体探测仪
B. 生命探测仪
C. 热像仪
D. 蛇眼可视仪
【单选题】
___用于堵塞管道、容器、油罐(槽)车、储罐等直径480㎜以上的裂缝。
A. 外封式堵漏袋
B. 内封式堵漏袋
C. 金属堵漏套管
D. 泄漏密封枪
【单选题】
耐压为2、5MPa的水带属于___水带。
【单选题】
___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
A. 直流水枪
B. 空气泡沫枪
C. 水(泡沫)炮
D. 多用水枪
【单选题】
楼层外部垂直铺设水带时可使用___加以固定。
A. 水带挂钩
B. 水带护桥
C. 水带包布
D. 水带护套
【单选题】
消防直流水枪的工作压力范围为___MPa。
A. 2~7
B. 7~2
C. 2~7
D. 5~7
【单选题】
乙炔无色无臭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杂质,使其有蒜样气味,极易燃烧爆炸,爆炸极限___。
A. 15%~85%
B. 0.5%~92%
C. 1.5%~12%
D. 2.5%~82%
【单选题】
照明消防车灯具点亮后勿立即关闭,应连续工作___min,使光源卤化物得以充分循环,廷长灯管的使用寿命。
【多选题】
常见影响行动安全的因素有___。
A. 建筑倒塌类
B. 有毒有害
C. 爆炸
D. 放射性
【多选题】
火场基本安全因素主要是指火场常见的___等危害因素。
【多选题】
浓烟或缺氧的安全危害主要是指烟雾的___。
【多选题】
严寒气候下的安全危害主要是指发生___等情况。
A. 冻伤
B. 高空滑落
C. 跌倒
D. 车辆打滑
【多选题】
下列属于行动安全中对尖锐物的防护方法是___。
A. 灭火战斗过程中,消防人员要注意观察地面有无碎玻璃、刀具、钉子或金属、竹、木、硬塑料的尖端和薄片,防止被刺或割伤
B. 必须通过碎玻璃区域时,要穿着防刺消防靴,佩戴防割或较厚的手套,必要时首先清除玻璃碎片
C. 灭火需要破拆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破、拉、扯、搬要用力适当,防止被尖利的碎片划伤
D. 登高破拆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防止破拆碎片坠落或破拆工具脱手坠落砸伤地面人员;沿着火建筑外墙边行走时,要紧贴墙脚或与墙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被高空坠落物、碎裂的窗玻璃或幕墙玻璃砸伤
【多选题】
安全防护是直接关系到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属于安全防护要求的是___。
A. 加强安全防护组织指挥
B. 遵守火场安全行动要则
C. 严格按照安全防护操作程序操作
D. 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多选题】
危险化学品具有___特点。
A. 易燃性
B. 易爆性
C. 毒害性
D. 腐蚀性
【多选题】
下列属于公众洗消站拆卸和包装的内容是___。
A. 从里到外清洁帐篷
B. 集水槽放气
C. 把充气/放气阀门的保护盖打开,放气
D. 顺时针90度旋转阀门盖打开充气/放气阀门,放气5-8分钟。如有必要,用电风机的抽气功能来吸气,关闭充气/放气阀门,盖上保护盖
【多选题】
掩埋洗消操作要求正确的是___。
A. 消防员按实战要求着装,做好个人防护
B. 根据危险品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洗消剂
C. 根据掩埋物质的量决定坑的口径
D. 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在掩埋地址上作出标识
【多选题】
建筑倒塌类安全因素,主要是指火场上___等可能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A. 建筑物
B. 构筑物
C. 堆垛
D. 大型货架
【多选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主要有___。
A. 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B. 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C. 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D. 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撤离命令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898年9月21日,戊戌维新运动天折,前后持续了仅 ___
A. 100天
B. 101天
C. 102天
D. 103天
【单选题】
维新运动中,借孔子“托古改制”宣传变法思想的是 ___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单选题】
康有为联合在京的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是在 ___
A. 1895年
B. 1898年
C. 1890年
D. 1901年
【单选题】
太平天国天京被攻陷是在 ___
A. 1851年1月
B. 1853年5月
C. 1856年7月
D. 1864年7月
【单选题】
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 ___
A. 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
B. 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C.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单选题】
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西方的 ___
A. 近代工业和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政治思想
D. 军事理论
【单选题】
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 ___
A. 鸦片战争失败
B. 中法战争失败
C. 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D. 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
【单选题】
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是 ___
A. 民用工业
B. 军用工业
C. 商业
D. 农业
【单选题】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被概括为 ___
A. 求强求富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重农抑商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单选题】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第一个军火工厂是 ___
A. 曾国藩在安庆创建的军械所
B.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C. 李鸿章在南京创办的金陵机器局
D. 左宗棠在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单选题】
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者属于 ___
A. 农民阶级革命派
B. 资产阶级改良派
C. 地主阶级洋务派
D. 地主阶级保守派
【单选题】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___
A. 李鸿章创办于上海的轮船招商局
B. 李鸿章创办于天津的开平矿务局
C. 李鸿章创办于天津的天津电报局
D. 李鸿章创办于上海的机器织布局
【单选题】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___
A. 坚决反帝的姿态
B. 坚决反封建的姿态
C. 以救亡图存为目的
D.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单选题】
太平天国兴起最主要原因是___
A. 阶级矛盾激化
B. 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 自然灾害严重
D. 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
《天朝田亩制度》最核心的内容是___
A.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
C. 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
D. 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
【单选题】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__
A. 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 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
C. 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单选题】
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___
A. 清政府不够支持
B. 西方列强的干扰破坏
C. 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D. 清朝的洋务大臣不够明智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达到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___
A. 大泽乡起义
B. 辛亥革命
C.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___
A. 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B. 鸦片战争的爆发
C. 自然灾害频发
D. 洪秀全等人的宣传
【单选题】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___
【单选题】
1856年上半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但也有军事上的失利。失利是指___
A. 东征
B. 西征
C. 北伐
D. 天京破围战
【单选题】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___
A. 《资政新篇》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定国是诏》
D. 《原道醒世训》
【单选题】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的是___
A. 天王洪秀全
B. 干王洪仁玕
C. 英王陈玉成
D. 忠王李秀成
【单选题】
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___
A. 天王不理朝政
B. 天京事变
C. 洪秀全病逝
D. 《资政新篇》的颁布
【单选题】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是在___
A. 1856年
B. 1861年
C. 1864年
D. 1868年
【单选题】
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___
A. 慈禧
B. 奕诉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单选题】
最早对兴办洋务事业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___
A. 冯桂芬
B. 奕訢
C. 左宗棠
D. 张之洞
【单选题】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总理洋务运动的中央机关是___
A. 南北洋通商大臣
B. 直隶总督
C. 户部
D.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单选题】
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首要目的是___
A.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B. 加强海防边防
C. 抵御外来侵略
D. 发展资本主义
【单选题】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意义上的军事兵工厂是___
A. 汉阳湖北枪炮厂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天津机器局
D. 马尾船政局
【单选题】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团体是 ___
A. 华兴会
B. 兴中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单选题】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华利益进行的战争发生在 ___
A. 中国东北
B. 中国华北
C. 中国西北
D. 中国华南
【单选题】
北洋军阀政府代表 ___
A. 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B. 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C.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
D. 工农利益
【单选题】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 ___
A. 《临时约法》
B. 《暂时新政律》
C. 《中华民国约法》
D. 《钦定宪法大纲》
【单选题】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政党是 ___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光复会
D. 国民党
【单选题】
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保皇观点的人是 ___
A. 孙中山
B. 邹容
C. 章炳麟
D. 蔡元培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 ___
A. 兴中会纲领
B. 同盟会政纲
C. 中国国民党章程
D. 《钦定宪法大纲》
【单选题】
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报是 ___
A. 《民报》
B. 《新民丛报》
C. 《万国公报》
D. 《顺天时报》
【单选题】
孙中山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在 ___
A. 《国民报》
B. 《民报》发刊词
C. 《万法精理》
D. 《民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