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___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___
A. 自愿互利
B. 稳步前进
C. 典型示范
D. 积极领导
E. 国家帮助
【多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两面性表现为___
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软弱性和妥协性
C.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E.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包括___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经销代销
E. 全行业公私合营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
D. 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___
A. 国营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外资经济
E. 合作社经济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
B. 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C. 守法和违法的斗争
D. 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
E. 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多选题】
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___
A. 我国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没有出现失误和偏差
D.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增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
E.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是因为___
A. 民族资产阶级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 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有长期的合作和统一战线关系
C.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D. 我国已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权
E. 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历史经验包括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方式
C. 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实际步骤,以不破坏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E. 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
【多选题】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___
A. 使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B.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E. 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___
A.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
B.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C. 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过于简单化
D. 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E.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多选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党先后提出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包括___
A. “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C. 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基本路线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___
A.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___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敌我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___
A.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多选题】
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___
A. 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 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___
A. 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 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 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多选题】
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___
A. 毛泽东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界限,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
D. 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E. 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确立
B. 我国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
C.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优越
E. 社会主义等于资本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___
A.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基础
B.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C. 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D.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E. 反对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离开社会主义的“左”右倾错误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___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还都不完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 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___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 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D. 这说明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
E. 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多选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___
A.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B. 是从实际出发的内在要求
C. 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D. 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多选题】
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有___
A. 生产力比较落后
B. 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D. 上层建筑不成熟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___的小康
A. 低水平
B. 不成熟
C. 不全面
D. 发展很不平衡
【多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___
A.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B.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 排除“左”、右倾的干扰
D. 反对各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多选题】
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多选题】
D、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C.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小康
E.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多选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___
A. “两个基本点”要围绕“一个中心”
B. “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C. “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集中概括
【多选题】
邓小平认为,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___
A.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 是由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D. 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决定的
E. 是由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的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__
A. 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B. 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C. 是抵制“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
D. 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E.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改革开放前在对国情问题的把握上,中国共产党___
A. 对社会性质的判断是正确的
B. 对社会性质的判断有失误
C.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正确的
D.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有失误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在于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是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否比较低
D. 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否是发展生产力
E. 是否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多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是___
A. 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是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 是科技教育文化由比较落后转变为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D. 是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转变为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E.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没有变化的是___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性质
C. 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D. 社会主要矛盾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多选题】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包括___
A. 物质技术基础不够格
B. 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善
C. 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
D. 执政党执政能力不够格
E. 人民觉悟不够格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 ___
A.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 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 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E. 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21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B.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E.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用于防止燃烧的火炬气中带液体。
A. 干秋矩耀的加热盘管
B. 湿火柜罐的集水包
C. 火炬头下方的分子密封或曲撕密封
【单选题】
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___。
A. 可直接排入水体
B. 应采取防止污染措施
C. 少量直接排放
【单选题】
火炬系统点燃情况下,禁止下列___情况的发生。
A. 在火炬总管上开口漏入空气
B. 补入氮气
C. 增加火矩头蒸汽供给
【单选题】
应急准备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进、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1题:噪声治理的三个优先级顺序是___。
A. 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控制传播途径、个人防护
B. 控制传播途径、 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个人防护
C. 个人防护、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控制传播途径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2题:液化石油气燃烧释放出___,存在中毒危险。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3题:精心操作努力降低加热炉氧含量可以降低烟气中___浓度。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5题:离心泵填料密封温度过高的原因之一是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7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___的义务。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A. 开展群测群防活动
B. 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C. 支持防震减灾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8题:备用泵盘车的方向- -般是___。
A. 逆时针向
B. 顺时针方向
C. 泵叶轮的运转方向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09题:裂解炉设置超高压蒸汽高温联锁,主要是为了防止___。
A. 泡超压
B. 材料强度下降
C. )超高压蒸汽带水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0题: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题:炼化装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污染物为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2题: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全部列出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___。
A.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频率
B.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C. 按全因嗉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3题: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4题:乙烯装置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和使用后___天内按规定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5题:由于乙烯球罐的操作温度约为___C ,操作压力在(A)MPA 左右,因此要求乙烯球罐材料为耐低温的高强度钢。
A. -30,2.0
B. -20,1.5
C. -40,1.0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6题:可燃混合物的化学反应速度越快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则___越大。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7题:离心泵气缚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泵内有气体
B. 泵内液体汽化
C. 泵入口励低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8题:气密性试验时,如发现焊缝泄露,处理正确的是___。
A. 立即补焊
B. 等开工再处理
C. 泄压后补焊并重新气密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19题:警告标志的基本型式是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1题:脱丁烷塔再沸器出现___现象时必须切除清理否则影响产品质量。
A. 塔釜温度与挥发线温度之差呈 上升趋势,加热蒸汽量很大,灵敏板温度仍提不上来
B. 灵敏板温度偏低
C. 加热蒸汽发全开,灵敏板温度低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2题:环境标准按标准性质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___标准。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3题:“啡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超三吨的应追究___责任。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4题: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现有信息系统建立___。
A. 急平台
B. 应急指挥体系
C. 应急响应中心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5题: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6题: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___m。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7题:对管束和壳体温差不大壳程物料较干净的场合可选___换热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8题:紧急停车后。对碳二加氢反应器的处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
A. 反应器无须泄压
B. 氢气进料只关闭调节阀即呵
C. 反应器进出口阀必须关闭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29题: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___手套。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0题: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1题:按照爆炸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___。
A. 物哩爆炸、 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B. 物哩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C. 炸药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2题: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___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A.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B. 国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或者机构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3题: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就是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___。
A. 地方标准
B. 国家标准
C. 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4题:急冷水泵发生___时,常产生噪音和振动,并伴有流量、扬程和效率的降低严重时吸不上液体。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5题:引起离心泵泵体发热的原因是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6题:碱洗塔碱洗段_上部有一段水洗段.其目的是___。
A. 捕集碱液减少碱腐蚀
B. 降低裂解气温度
C. 吸收酸性气体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7题: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有害气体是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8题:当换热器的管内介质为高温高压介质时,其管子与管板的连接适宜采用___方法。
【单选题】
[单选题第1139题:对于某-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___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