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___
A. 归国家所有
B. 四马分肥
C. 归企业所有
D. 用于工人的工资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1953年到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是 ___
A. 公私合营
B. 合作化
C. 国家资本主义
D. 和平赎买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___
A. 加工订货
B. 和平赎买
C. 统购包销
D. 公私合营
【单选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___
A. 1949—1954年
B. 1953—1957年
C. 1952—1956年
D. 1954--1958年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___
A. 美国的经验
B. 日本的经验
C. 苏联的经验
D. 西欧的经验
【单选题】
最早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申请的城市是 ___
【单选题】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全国大陆的统一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单选题】
“一五”计划规定优先发展的重点是 ___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农轻重并重
【单选题】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半社会主义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共产主义性质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___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 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单选题】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
最后实现全国大陆解放的时间是:___
A. 1949年10月
B. 1949年12月
C. 1950年10月
D. 1951年10月
【单选题】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___
A.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C. 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D. 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单选题】
建国初期“三反”运动的内容是:___
A. 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B.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
D. 反偷工减料,反贪污腐化,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
A. 1953年1月
B. 1953年2月
C. 1954年3月
D. 1954年9月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___
A. 无产阶级的领导
B. 人民大众的参与
C. 反帝反封建
D. 建立统一战线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
A. 新三民主义
B. 三大政策
C. 马克思主义
D. 新民主主义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___
A. 政治协商制
B.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C. 多党合作制
D. 新的议会制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___
A. 工农联合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资产阶级专政
D. 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___
A. 建立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B. 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C. 建立民主社会主义社会
D. 实现共产主义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___
A. 资本主义体系
B. 共产主义体系
C. 社会主义体系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系
【单选题】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___
A.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单选题】
194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___
A. 27美元
B. 37美元
C. 47美元
D. 57美元
【单选题】
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___
A. 100多万
B. 150多万
C. 200多万
D. 250多万
【单选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___
A. 新疆和平解放
B. 解放海南岛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湖南和平解放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___
A.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C.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 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单选题】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于___
A. 1950年5月
B. 1951年5月
C. 1952年5月
D. 1953年5月
【单选题】
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任务的会议是中共___
A. 七届三中全会
B. 七届四中全会
C. 七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单选题】
到1953年3月,我国建立了县级和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地区达___
A. 27个
B. 37个
C. 47个
D. 57个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___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东南亚地区和平会议
D. 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___
A. 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题是 ___
A. 搞好政治体制改革
B. 搞好经济体制改革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___
A.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阶级斗争
C. 发展生产力
D. 加强党的建设
【单选题】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 ___
A.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是 ___
A. 公私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实现现代化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科学文化工作的方针是___
A.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B. 求大同,存小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各抒己见,勇于突破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
A.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们在日常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
【单选题】
在党的八大的发言中,陈云提出了___的观点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 “二个主体、三个补充”
C. “二个主体、二个补充”
D. “一个主体、二个补充”
【单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___年
A. 1956
B. 1957
C. 1958
D. 1959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列糖皮质激素药物中抗炎作用最强的是___
A. 可的松
B. 强的松
C. 倍他米松
D. 氢化可的松
【单选题】
下列糖皮质激素中水钠潴留作用最弱的是___
A. 可的松
B. 强的松
C. 强的松龙
D. 地塞米松
【单选题】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宜选用___
A. 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
B. 低盐、高糖、高蛋白饮食
C. 低盐、低糖、低蛋白饮食
D. 高盐、高糖、高蛋白饮食
【单选题】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必须___
A. 逐渐加大剂量
B. 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合用
C. 加用促皮质激素
D. 用药至症状改善一周以巩固疗效
【单选题】
关于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不包括___
A. 活动性肺结核
B. 糖尿病
C. 青光眼
D. 支气管哮喘
【单选题】
有关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___
A. 抗炎、抗休克
B. 免疫增强作用
C. 抗毒和中枢兴奋作用
D. 中性粒细胞增多作用
【单选题】
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选用哪种给药方法___
A. 大剂量突击疗法
B. 一般剂量长程疗法
C. 小剂量替代疗法
D. 清晨一次给药法
【单选题】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一般不用于___
A. 全身性红斑狼疮
B. 支气管哮喘
C. 病毒感染
D. 异体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
【单选题】
强的松对炎症后期的作用是___
A. 促进炎症消散
B.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C. 降低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D. 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
【单选题】
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___
A. 减轻炎症早期反应
B. 抑制免疫反应
C. 中和细菌内毒素
D. 抑制蛋白质合成
【单选题】
下列眼科疾病,禁用糖皮质激素的是___
A. 角膜炎
B. 角膜溃疡
C. 虹膜炎
D. 视网膜炎
【单选题】
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机制与下列哪一种因素无关___
A. 抑制心肌收缩力
B.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
C.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D.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单选题】
主要通过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并扩张血管而抗休克___
A. 氢化可的松
B. 肾上腺素
C. 右旋糖苷
D. 阿托品
【单选题】
于严重高血压是因为___
A. 水钠潴留
B. 抑制蛋白质合成
C. 促进胃酸分泌
D. 抑制免疫功能
【单选题】
通过抑制蛋白水解酶而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的药物是___
A. 丙硫氧嘧啶
B. 甲巯咪唑
C. 卡比马唑
D. 大剂量碘
【单选题】
硫脲类的抗甲状腺作用是由于___
A. 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
B. 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
C. 抑制过氧化酶阻止酪氨酸碘化及偶联
D. 抑制甲状腺激素从腺泡释放
【单选题】
治疗甲状腺危象宜选用___
A. 小剂量碘剂与硫脲类合用
B. 大剂量碘剂单用
C. 硫脲类单用
D. 大剂量碘剂与硫脲类合用
【单选题】
下列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不良反应的药物是___
A. 硫脲类药物
B. 甲状腺素
C. 碘制剂
D. 糖皮质激素
【单选题】
甲亢手术前准备宜选用___
A. 大剂量碘剂单用
B. 大剂量硫脲类单用
C. 硫脲类与大剂量碘剂合用
D. 硫脲类与小剂量碘合用
【单选题】
呆小病可选用___
A. 碘制剂
B. 甲状腺激素
C. 甲巯咪唑
D. 丙硫氧嘧啶
【单选题】
甲状腺分泌的最主要激素是___
A. 单碘酪氨酸
B. 双碘酪氨酸
C. 甲状腺素
D. 促甲状腺素
【单选题】
能阻碍碘离子氧化成活性碘的药物是___
A. 小剂量碘
B. 硫脲类药物
C. 131I
D. 甲状腺素
【单选题】
内源性激素不足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可选用___
A. 甲状腺激素
B. 丙基硫氧嘧啶
C. 甲巯咪唑
D. 大剂量碘剂
【单选题】
硫脲类药物显效慢的原因___
A.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B. 口服自胃肠道吸收慢
C. 不能对抗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
D. 治疗前期腺体代偿性增生
【单选题】
硫脲类不能用于___
A. 甲亢的内科治疗
B. 甲亢术前准备
C. 甲状腺危象
D. 单纯甲状腺肿
【单选题】
131I对甲亢的治疗是通过___
A. 在甲状腺组织内放出α射线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
B. 在甲状腺组织内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
C. 在甲状腺组织内放出γ射线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
D. 在甲状腺组织内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腺体内的甲状腺素
【单选题】
下列抗甲状腺药物中能诱发甲亢的是___
A. 丙硫氧嘧啶
B. 甲巯咪唑
C. 卡比马唑
D. 大剂量碘化钾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大剂量碘的描述错误的是___
A. 用于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B.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 用于甲亢术前准备
D.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单选题】
幼儿期甲状腺素缺乏可导致___
A. 呆小症
B. 侏儒症
C. 粘液性水肿
D. 先天愚型
【单选题】
关于硫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___
A. 粒细胞缺乏
B. 药疹
C. 震颤
D. 咽痛、发热
【单选题】
下列对放射性碘的描述错误的是___
A. 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
B. 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
C. 用于不宜手术的甲亢治疗
D. 可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单选题】
主要用于防治碘缺乏病的药物是___
A. 小剂量碘制剂
B. 放射性碘
C. 丙硫氧嘧啶
D. 甲状腺粉
【单选题】
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___
A. 丙硫氧嘧啶
B. 放射性碘
C. 糖皮质激素
D. 大剂量碘
【单选题】
治疗黏液性水肿___
A. 丙硫氧嘧啶
B. 放射性碘
C. 糖皮质激素
D. 甲状腺片
【单选题】
下列对胰岛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___
A. 精蛋白锌胰岛素是长效的
B. 普通胰岛素是短效的
C.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是中效的
D. 珠蛋白锌胰岛素是短效的
【单选题】
主要用于Ⅱ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和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药是___
A. 苯乙双胍(苯乙福明)
B. 普通胰岛素
C. 甲苯磺丁脲
D.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单选题】
下列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者无效的药物是___
A. 普通胰岛素
B. 甲苯磺丁脲
C. 珠蛋白锌胰岛素
D. 精蛋白锌胰岛素
【单选题】
下列非胰岛素不良反应是___
A. 过量出现低血糖症
B. 少数出现过敏反应
C. 长期应用易致耐受性
D. 高血压
【单选题】
不宜首选胰岛素的病症是___
A.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B.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 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
D. 糖尿病伴严重感染
【单选题】
下列对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___
A. 促进糖原合成
B. 促进糖原贮存
C. 增加糖原异生
D. 抑制糖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