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330.☆严格执行开户证明文件原件的审核要求,不得以审核复印件或影印件代替,对开户资料采取()制度。___
A. 专人复核
B. 上门复核
C. 双人复核
D. 远程复核"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31.☆根据票据业务岗位牵制原则,本汇票保管人员、票据查询查复人员应与()分离。___
A. 印章保管人员
B. 接柜柜员
C. 开户经办柜员
D. 票据审核人员"
【单选题】
"332.☆以下不属于汇票的是___
A. 银行汇票
B. 商业承兑汇票
C. 银行承兑汇票
D. 汇款凭证"
【单选题】
"333.☆银行汇票“出票人签章”栏应加盖的印章是___
A. 汇票专用章
B. 本票专用章
C. 结算专用章
D. 业务公章"
【单选题】
"334.☆承兑银行在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处的签章为()。___
A. 结算专用章
B. 银行承兑汇票专用章
C. 汇票专用章
D. 业务公章"
【单选题】
"335.☆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___
A. 自出票日起1个月
B. 自到期日起1个月
C. 自出票日起10天
D. 自到期日起10天"
【单选题】
"336.☆银行本票的使用范围是___
A. 限于本行使用
B. 限于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
C. 全国范围通用
D. 根据客户要求而定"
【单选题】
"337.☆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___
A. 自出票日起1个月
B. 自到期日起1个月
C. 自出票日起10天
D. 自到期日起10天"
【单选题】
"338.☆本行营业机构兑付他行签发的银行本票,应依托()进行业务处理。___
A. 大额支付系统
B. 小额支付系统
C.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D. 他行内部系统"
【单选题】
"339.☆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___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2年"
【单选题】
"340.☆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时效为自票据到期日起()___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D. 3年"
【单选题】
"341.☆根据《支付结算办法》,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___
A. 申请人
B. 出票银行
C. 中国人民银行
D. 收款人开户行"
【单选题】
"342.☆根据《票据法》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其票据权利时效为___
A. 自出票日起1年
B. 到到期日起1年
C. 自出票日起2年
D. 自承兑日起2年"
【单选题】
"343.☆纸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___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2年"
【单选题】
"344.☆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___
A. 3天
B. 7天
C. 10天
D. 1个月"
【单选题】
"345.☆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之日起()日内,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___
A. 1
B. 3
C. 5
D. 10"
【单选题】
"346.☆对票据和结算凭证可以更改的事项,更改时应当由()在更改处签章证明___
A. 持票人
B. 持票人开户行
C. 原记载人
D. 出票人"
【单选题】
"347.☆以下不属于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事项的有___
A. 付款人地址
B. 确定的金额
C. 出票日起
D. 出票人签章"
【单选题】
"348.☆票据金额应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两者不一致的,则()。___
A. 以中文大写为准
B. 以阿拉伯数码为准
C. 由出票人签章更正
D. 该票据无效"
【单选题】
"34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B. 中文大写数字写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应写“整”字
C. 中文大写数字金额前应标明“人民币”
D.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单选题】
"350.☆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为()。___
A. 承兑人
B. 出票人
C. 背书人
D. 承兑人开户银行"
【单选题】
"351.☆☆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的,承兑银行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计收利息。___
A. 万分之三
B. 万分之四
C. 万分之五
D. 万分之六"
【单选题】
"352.☆☆票据背书人在票据背面背书人栏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商业汇票,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将产生的法律后果是()___
A. 该商业汇票无效
B. 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背书人对其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C. 该背书转让无效
D. 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背书人对其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
【单选题】
"353.☆☆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___
A. 自出票日起10天
B. 自到期日起10天
C. 自出票日起3天
D. 自到期日起3天"
【单选题】
"354.☆☆根据《支付结算办法》,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___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单选题】
"355.☆☆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___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年"
【单选题】
"356.☆☆可以申请开立现金银行汇票的是___
A. 申请人和收款人均为单位
B. 申请人为单位,收款人自然人
C. 申请人为自然人,收款人为单位
D. 申请人和收款人均为自然人"
【单选题】
"357.☆☆可以申请开立现金银行本票的是___
A. 申请人和收款人均为单位
B. 申请人为单位,收款人自然人
C. 申请人为自然人,收款人为单位
D. 申请人和收款人均为自然人"
【单选题】
"358.☆☆以下不可以使用商业汇票的是___
A. 企业
B. 事业单位
C. 其他组织
D. 自然人"
【单选题】
"359.☆☆以下不属于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___
A. 成立必须已满3个会计年度
B. 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
C. 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D. 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单选题】
"360.☆☆根据《支付结算办法》,以下关于普通支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普通支票可以支取现金
B. 普通支票可以用于转账
C. 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可以支取现金
D. 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可以用于转账"
【单选题】
"361.☆☆禁止签发空头支票。支票的出票人签发支票的金额不得超过()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___
A. 出票时
B. 托收时
C. 到期时
D. 付款时"
【单选题】
"362.☆☆以下允许挂失的票据是___
A. 空白支票
B. 已签发的支票
C. 空白商业汇票
D. 已签发的非现金银行汇票"
【单选题】
"363.☆CNY16,409.02元的正确大写金额是:___
A. 人民币一万六仟零九元二分
B. 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玖元贰分
C. 人民币一万陆仟肆佰零玖元贰分正
D. 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
【单选题】
"364.☆¥10303.45正确的大写写法应该是:()。___
A. 人民币壹万叁佰零叁元肆角伍分
B. 人民币壹万零叁佰零叁元肆角伍分正
C. 人民币壹万零叁佰叁元肆角伍分
D. 人民币壹万零叁佰零叁元肆角伍分"
【单选题】
"365.☆☆票据的出票日期为10月20日,则票据上的出票日期应写为()。___
A. 10月19日
B. 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C. 零壹拾月贰拾日
D. 壹拾月零贰拾日"
【单选题】
"366.☆☆票据的出票日期为2月12日,则票据上的出票日期应写为()。___
A. 2月12日
B. 零贰月拾贰日
C. 贰月壹拾贰日
D. 零贰月壹拾贰日"
【单选题】
"367.☆☆☆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___
A. 3个月,6个月
B. 6个月,3个月
C. 3个月,1个月
D. 1个月,10天"
【单选题】
"368.☆☆☆以下关于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说法错误的是___
A. 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
B. 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以不超过出票金额的实际结算金额为准
C. 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低于出票金额的,其多余金额由出票银行退交申请人
D. 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只需填写中文大写数字"
【单选题】
"369.☆☆☆以下关于持票人超过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商业汇票的持票人超过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仍可以向承兑人请求付款。
B. 银行汇票的持票人超过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丧失对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权,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仍可以向出票人请求付款。
C. 银行本票的持票人超过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丧失对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权,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仍可以向出票人请求付款。
D. 支票的持票人超过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丧失对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权,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仍可以要求付款人付款。"
【单选题】
"370.☆☆支票挂失的手续费是___
A. 按票面金额1%
B. 按票面金额0.1%
C. 按票面金额1%,不足5元的收取5元。
D. 按票面金额0.1%,不足5元的收取5元。"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A.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 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
C.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多选题】
建国后,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 )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愚公移山》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多选题】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D.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
A.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B. 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 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 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多选题】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 )
A. 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 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多选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有( )
A.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 经济建设
C. 经济体制改革
D. 民主政治建设
【多选题】
建国初期的10年探索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
A. 《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上提出的思想有( )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整顿工业企业,改善与加强企业管理
C. 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D.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多选题】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 统筹兼顾的方针
D.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邓小平提出的思想有 ( )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整顿工业企业
C. 改善与加强企业管理
D. 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敌我矛盾
C. 人民内部矛盾
D.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的问题是(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建设什么样的党
C. 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D. 如何建设党
【多选题】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有( )
A.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D.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多选题】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讨论了哪些关于经济问题的关系?()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多选题】
下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有()
A. 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B. 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C. 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
D. 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毛泽东强调,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要采取民主的方法。所谓民主的方法,包括()
A. 讨论的方法
B. 批评的方法
C. 表扬的方法
D. 说服教育的方法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的历史意义是()
A. 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C. 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D. 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题】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下属于这一方针的是()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B.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四个现代化,指的是()
A. 工业现代化
B. 农业现代化
C. 国防现代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方针包括( )
A.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B. 正确处理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
C. 正确处理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D. 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
【多选题】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 )
A. 以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为补充
B. 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C.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D. 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以工业经济为补充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 )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B.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多选题】
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两个凡是"是指()
A. 凡是正确的都要坚持;
B. 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C.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D. 凡是党中央的决定,都要坚决照办;
【多选题】
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
A.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B. 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
C.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D. 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
【多选题】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 )。
A. 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多选题】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从实际基础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多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坚持(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
【多选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集中体现了( )
A.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B.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C. 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多选题】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 )
A. 已经搞清楚
B. 没有完全搞清楚
C. 处于摸索之中
D. 不是完全清醒的
【多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有(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 )
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发展史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
【多选题】
邓小平认为,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主要看两个方面,即( )
A.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能否顺利进行
B. 台湾当局能否开放两岸“三通”
C. 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
D. 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
【多选题】
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
A. 同等富裕
B. 同步富裕
C. 两极分化
D. 平均发展
【多选题】
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 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
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C.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
D.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 )
A. 没有矛盾
B. 存在着矛盾
C. 完全对立
D. 可以兼顾
【多选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表明,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至1998年的4200万人。这一实践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
A.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C.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 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