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59.电气综合柜PLC输入电压为___。 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60.空调装置一般设有超负载保护、___、电热缺风保护、控制线路保护、高低压压力保护、低温保护、延迟启动保护。___
【填空题】
161.当列车发生脱轨造成人员死亡50人及以上,后果定为___。___
【填空题】
162.非电气化区段,内燃机车牵引的DC600/AC380V兼容空调客车,可采 用___供电,也可采用专用发电车600V直流供电。___
【填空题】
163.25T型客车使用___接地装置。___
【填空题】
164.___保护可以防止断电后,电源突然恢复而造成电动机自行启动。___
【填空题】
165.自动空气开关中,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热脱扣器用于___保护,失压脱扣器用于欠压和失压保护。___
【填空题】
166.___保护是为了防止当电源电压过低时造成运行的电动机烧毁的保护。___
【填空题】
167.单元式空调机组中修时,压缩机电机绝缘值应大于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68.制动防滑器是在制动力__________时降低制动力,使车轮继续处于滚动状态,避免车轮滑行。___
【填空题】
169.空调机组运行时,发现蒸发器进口管结箱,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
【填空题】
170.集成运算放大器可分为__________基本部分组成。___
【填空题】
171.TFX1型防滑器诊断功能按钮只在车辆停车状态下使用,当速度高于__________KM/H时使用无效。___
【填空题】
172.通风机转动的方向正确与否,可以从__________大小来判断。___
【填空题】
173.电机转子不平衡,会使电机运行时发生振动和噪声,加速__________磨损,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___
【填空题】
174.发电机轴承允许最高温度为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75.偶数号车厢1路有电,而2路无电时,电气综合柜则__________工作。___
【填空题】
176.“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为__________。 ___
【填空题】
177.偶数号车厢恢复2路供电,电气综合柜__________用电。___
【填空题】
178.空调装置检修清洗时,__________使用酸碱等对铝合金有腐蚀的溶剂。___
【填空题】
179.KLC40C型空调机组通风机电机为双速电机,通过改变__________的调速方法,提供两种不同风量运转。___
【填空题】
180.电动机运行半小时被卡住,停些时间又能运转的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1.在三相四线制[ 380V / 220V ]线路上,当发生两相触电时,人体承受的电压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2.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当集电极电流增大时,晶体管将发生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3.为了使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4.晶闸管被触发导通之后,控制极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5.在 PLC 中可以通过编程器修改或增删的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6.任何一个__________网络电路,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___
【填空题】
187.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__________无关。___
【填空题】
188.制造电动机铁芯的材料应选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89.在向电动机轴承加润滑脂时,润滑脂应填满其内部空隙的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90.当负载转矩是三相 △ 连接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转矩的 1 / 2 时,减压启动设备应选用__________ 。 ___
【填空题】
1.列车制动时电子防滑器对制动缸压力不起调节作用,造成轮对擦伤应如何处理?*简答题*___
【填空题】
2.DC600V供电列车摘解DC110V电力连接器和39芯控制通信连接器有何规定?*简答题*___
【填空题】
3.DC600V供电列车对机车供电系统装置出库质量有何要求?*简答题*___
【填空题】
4.48V运用列车全列车绝缘测试是如何规定的?*简答题*___
【填空题】
5.DC600V供电列车运用列车绝缘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简答题*___
【填空题】
6.DC600V供电列车运用单车绝缘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简答题*___
【填空题】
7.AC380V供电列车运用列车绝缘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简答题*___
【填空题】
8.AC380V供电列车运用单车绝缘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简答题*___
【填空题】
9.J5型感应子发电机定期检查后应进行哪几项试验?*简答题*___
推荐试题
【判断题】
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安全临界浓度20mg/m³(30ppm)。
【判断题】
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100 mg/m³(150ppm)。
【判断题】
现场硫化氢检测仪报警浓度设置一般应有4级。
【判断题】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含量超过3mg/ m³(2ppm),应在现场配备便携式二氧化硫检测仪或带有检测管的比色指示监测器。必须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监测设备。
【判断题】
当硫化氢的浓度可能超过在用的监测仪的量程时,应在现场准备一个量程达15mg/m³(10ppm)的监测仪器。
【判断题】
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监测仪探头置于现场硫化氢不易泄漏区域,主机可安装在控制室。
【判断题】
在危险场所应配带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用来监测固定场所硫化氢的泄漏和浓度变化。
【判断题】
在超过满量程浓度的环境使用后应进行维修。
【判断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检查时在气瓶阀关掉的情况下缓慢泄掉连接管路中气体余压,当压力高于设定的报警压力时(约5 MPa),报警器不断地发出报警声。
【判断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呼吸器配有一个专用报警器,当压力高于大约5MPa时可以自动报警,提醒充气,在使用之前应检查空呼器的报警装置是否完好。
【判断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中高压压缩空气被高压减压阀降为中压0.7 KPa左右输出,经中压管送至需求阀,然后通过需求阀进入呼吸面罩,吸气时需求阀自动开启供使用者吸气,并保持一个可自由呼吸的压力。
【判断题】
连接管路的密封性测试;把气瓶的阀门拧紧,仔细观察气压表上的读数在一分钟之内的减小要超过0.5 MPa,否则空气呼吸器就需要维修。
【判断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体装满时气压应为30MPa,通常要求气瓶压力在24~30MPa。如果气压低于额定充气压力60%,必须更换充满空气的气瓶或重新充气。
【判断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必要辅助工作及检查测试,整个时间控制在 5分钟以上。
【判断题】
空气呼吸器使用结束后要关闭气瓶阀手轮,不能泄掉连接管路内余压。
【判断题】
当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超过30ppm时,应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判断题】
以现场常用的空呼器气瓶容积为6.8L,充气压力30MPa为例:(假设佩戴者为高强度劳动强度,耗气量为60L/min)该空呼器能使用的时间为40.8(min)。
【判断题】
如果在使用合格空气呼吸器的过程中报警器发出报警气笛声,使用者要完成工作后离开危险地区,此时气瓶压力已降至5~6MPa,气瓶还能供气6~10分钟。
【判断题】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有效供气时间是30min。
【判断题】
当听到或接到有硫化氢溢出或泄漏的警报后,首先应该确定撤离路线。
【判断题】
硫化氢气体是仅次于一氧化碳的剧毒、容易致人死亡的神经性有毒气体。
【判断题】
硫化氢及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判断题】
“个人用H2S检测器”要把它作为“连续式H2S监测设备”。(按塔里木教材)
【判断题】
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硫化氢对金属材料才有腐蚀破坏作用。
【判断题】
年度内重复发生井控违规处罚条款的,根据情况一倍处罚。
【判断题】
井控培训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个部分,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
【判断题】
所有需持井控证上岗的各岗位人员,不必须参加油田组织的统一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判断题】
井控培训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各持证人员应在合格证期满之前参加换证培训。
【判断题】
持证人员需从事高于原岗位的工作时,不需重新参加相应培训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单选题】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___
A. 一元论
B. 可知论
C. 不可知论
D. 诡辩论
【单选题】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___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万事皆备于我
C. 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 物是感觉的复合
【单选题】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___
A. 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B.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D. 事物是否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___
A. 地质学和胚胎学
B. 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C. 机械力学
D.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单选题】
认识的本质是___
A. 能动反映
B. 自由选择
C. 科学评价
D. 主观创造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___
A.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 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单选题】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___
A. 认识和改造世界
B. 创造客观规律
C. 改造客观规律
D. 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C. 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