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检举揭发他人实施的一起恶性抢劫杀人案件,从而使案件得以侦破,对孙某2年期满以后,可以减刑为( )。
A. 20年有期徒刑
B. 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 25年有期徒刑
D. 15年以上25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处理正确的是( )。
A.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B. 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D.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可以适用死刑的情形是( )。
A. 乙犯罪时不满18周岁
B. 丙76周岁时实施拐卖儿童犯罪,且造成2名被拐卖儿童死亡
C. 甲审判时怀孕
D. 丁75周岁,为恶意报复,以肢解方式行凶杀害他人
【单选题】
《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期限一般是( )。
A.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 1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 1年以上15年以下
D. 20年以下
【单选题】
《刑法》规定的拘役的期限为( )。
A. 6个月以下
B.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C. 1个月以上1年以下
D. 1年以下
【单选题】
杜某因故意伤害(轻伤)被判处管制1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杜某的管制刑罚应由杜某所在的人民政府会同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来执行
B. 杜某在管制期间从事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C. 杜某在判决执行之日前已被羁押1个月,则杜某还须实际执行管制11个月
D. 杜某在管制执行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但可以行使言论、出版的权利
【单选题】
《刑法》规定的管制的期限,为( )。
A. 6个月以下
B. 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 1年以下
D.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单选题】
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轻伤)。对吴某应当( )。
A.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 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C. 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D. 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主刑的种类有( )。
A. 罚金
B. 拘役
C. 管制
D. 有期徒刑
【单选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B. 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C. 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D. 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某些特定犯罪中实行单罚制
【单选题】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 )处罚。
【单选题】
甲、乙在一起闲谈。甲无意中说起:"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乙听后便于当晚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甲的行为( )。
A. 构成从犯
B. 不构成犯罪
C. 构成主犯
D. 构成教唆犯
【单选题】
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B. 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 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单选题】
《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A.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B.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C.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D.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教唆犯
【单选题】
甲在某商场前拦住乙准备抢钱,因人多一时难以下手。刚好丙经过此地,因为丙与甲认识,就对甲说:"快点下手,我来给你打掩护。"甲在丙的掩护下抢走了乙的钱物。则丙在此犯罪中( )。
A. 是主犯
B. 不构成犯罪
C. 是教唆犯
D. 是从犯
【单选题】
下列情形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A. 许某教唆吴某杀死江某,吴某找到江某时,由于江某身边有几个朋友,吴某便没有下手
B. 刘某唆使赵某将黄某打残废,赵某找到黄某后实施了抢劫行为
C. 杨某教唆15周岁的吕某在路边抢夺王某的皮包,内有5000元钱
D. 张某与李某聊天,谈到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饮用后可以致人死亡。王某在旁边听到后,遂使用该方法将谭某杀死
【单选题】
某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收付存款的便利条件,将5000元假人民币换成真币。甲的行为构成( )。
A. 使用假币罪
B. 盗窃罪
C.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D. 职务侵占罪
【单选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
A. 可以缓予执行
B. 仍须执行
C. 可以免除
D. 不再执行
【单选题】
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处理正确的是( )。
A. 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 先执行罚金5万元,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 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D. 先执行罚金5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单选题】
下列不能认定为自首的是( )。
A.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不同种罪行的
B.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C.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在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
D. 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对其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
【单选题】
甲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对甲数罪并罚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先执行拘役,再执行有期徒刑
B. 只执行有期徒刑
C. 先执行有期徒刑,后执行拘役
D. 只执行拘役
【单选题】
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3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有期徒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 )。
A. 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B. 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 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单选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位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
B. 单位犯罪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
C. 单位犯罪即是单位中所有成员共同犯罪
D. 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
【单选题】
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
A. 应当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B. 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 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 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自首和立功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犯罪嫌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D. 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掌握犯罪线索后,向司法机构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应当认定犯罪嫌疑人属于立功
【单选题】
有期徒刑的期限,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 )。
A. 20年
B. 25年
C. 15年
D. 10年
【单选题】
某辖区电信电缆多次被盗,即安排民警在重点地段巡逻守候。某夜,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属自首,但属立功行为
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 不属立功,但属自首行为
D. 属自首和立功行为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刑法》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
C.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D.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
A.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B.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C.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D. 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 )。
A. 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B. 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C. 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 张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单选题】
关于累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钱某17周岁时因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后在假释期间又实施抢劫罪。钱某不构成累犯
B. 35周岁的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第10年又实施绑架罪。李某不构成累犯
C. 25周岁的赵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2年又实施绑架罪。赵某不构成累犯
D. 28周岁的孙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6个月拘役,刑满后第2年又实施抢劫罪。孙某构成累犯。
【单选题】
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 死刑、无期徒刑
B. 管制、拘役
C. 罚金
D. 有期徒刑
【单选题】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某类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类犯罪不包括( )。
A.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B. 邪教组织犯罪
C.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D. 恐怖活动犯罪
【单选题】
甲(15周岁)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7周岁时,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19周岁时被抓获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
B. 甲在就业时免除向单位报告自己受过刑事处罚的义务
C. 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单选题】
对于累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后罪必须是拘投以上刑罚
B. 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
C. 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
D.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单选题】
将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A. 5年
B. 10年
C. 5年以上15年以下
D. 3年以上10年以下
【单选题】
甲因涉嫌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代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单选题】
下列关于立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归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属于立功,可以从轻处罚
B. 刑法中的立功有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之分
C. 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并且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属于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单选题】
被判处( )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才属累犯。
A. 罚金
B. 管制
C. 拘役
D. 有期徒刑
【多选题】
公安机关实施的下列执法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有( )。
A. 对王某持有的可能灭失的物品先行登记保存
B. 对涉嫌吸毒的刘某予以强制检测
C. 对涉嫌嫖娼的李某支付给卖淫女的500元予以扣押
D. 对涉嫌盗窃并拒绝接受传唤的张某进行强制传唤
【多选题】
公安机关可以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包括( )。
A. 强制传唤
B. 代履行
C. 查封
D. 扣押作案工具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要勤学,而___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___。
A. 独善其身
B. 崇德修身
C. 规行矩步
D. 锱铢必较
【单选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___和道德责任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A. 责任意识
B. 实践能力
C. 价值判断力
D. 大局意识
【单选题】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___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A. 核心价值观
B. 价值观
C. 道德观
D. 人生观
【单选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___
A. 《礼记》
B. 《劝学》
C. 《大学》
D. 《论语》
【单选题】
大学生要切实做到___,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A.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B. 修德、勤学、明辨、笃实
C. 勤学、明辨、修德、笃实
D. 修德、笃实、勤学、明辨
【单选题】
青年的___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A. 世界观
B. 价值取向
C. 人生取向
D. 价值观
【单选题】
坚定___,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单选题】
___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
A. 世界观
B. 价值观
C. 人生观
D. 历史观
【单选题】
___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单选题】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___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单选题】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___
A. 社会关系
B. 私有制
C. 阶级
D. 国家
【单选题】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___
A. 社会分工
B. 社会关系
C.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D. 人的自我意识
【单选题】
道德属于___,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A. 伦理范畴
B. 文化范畴
C. 经济范畴
D. 上层建筑的范畴
【单选题】
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___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 )的能动作用。
A. 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
C. 物质基础
D. 政治基础
【单选题】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根源于___
A. 社会经济关系
B. 人的本性
C. 社会上层建筑
D. 政治制度
【单选题】
关于道德的论述,错误的是___
A. 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B. 道德具有阶级性
C. 道德具有绝对性
D. 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单选题】
道德是___的特殊调节方式。
A. 社会关系
B. 社会利益关系
C. 生产关系
D. 行为规范
【单选题】
道德作为一种___,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
A. 社会意识
B. 实践精神
C. 社会认可
D. 风俗习惯
【单选题】
道德的___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 认识功能
B. 调节功能
C. 规范功能
D. 教育功能
【单选题】
道德的___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A. 认识功能
B. 沟通功能
C. 调节功能
D. 规范功能
【单选题】
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___
A. 道德评价
B. 道德引领
C. 道德教育
D. 道德制裁
【单选题】
道德的___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 认识功能
B. 沟通功能
C. 调节功能
D. 规范功能
【单选题】
法律是成文的___,( )是内心的法律。
【单选题】
下列关于道德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错误的是___
A.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
B.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C. 人类道德将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D. 人类道德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者倒退
【单选题】
___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
A. 传统道德
B. 中华传统美德
C. 中国革命道德
D. 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
___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A. 传统道德
B. 中国传统文化
C. 中国革命道德
D. 中华传统美德
【单选题】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 核心和本质是___
A. 义利之辨
B. 理欲之辨
C. 公私之辨
D. 天地之辨
【单选题】
《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兼相爱,交相利”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单选题】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宋代的思想家们又提出了所谓“忠、孝、节、义”四大德目等,强调___的重要意义。
A. 人生价值
B. 人伦价值
C. 信仰目标
D. 传统文化
【单选题】
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___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