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结转方式要按交易显示的账户状态作相应的选择,无人申领---选择收益转正常,休眠状态的,选择久悬转正常。
【判断题】
久悬户可委托代理人办理销户手续,只需出示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
【判断题】
账户时效一年未进出转久悬,转久悬后一年未进出转收益。
【判断题】
久悬账户处理包括:久悬转正常,收益转正常,正常转久悬三种。本人和代理人均可办理。
【判断题】
对于久悬账户,代理要求挂失,可以先行久悬激活。
【判断题】
久悬户激活需本人携带有效证件到我行任一营业网点办理。
【判断题】
久悬户激活需本人携带有效证件到账户开户网点办理。
【判断题】
久悬激活时,若客户提供的户名和我行留存的户名不一致,但客户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且能确认为本人的,激活后仍可正常使用。相关证明材料与其他资料一并做附件。
【判断题】
“定存冠”绑定账户为“久悬户”,如代理人来办理定存冠销户,柜员只能要求客户本人前来久悬转正常后才能办理销户手续。
【判断题】
时效是三年未进出对私活期账户转久悬,俗称:休眠。转久悬后一年未进出转收益,俗称:无人申领。
【判断题】
久悬业务办好后,回单交给客户,客户无需签字。
【判断题】
对私活期久悬户可委托代理人办理销户手续,但需出示申请人及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
【判断题】
未在我行开立账户的单位,不得办理批量业务。
【判断题】
批量开户成功后,必须打印成功清单,放入当日传票。
【判断题】
代发工资开户时,若非单位法人办理的,只需提供经办人身份证件及授权书。
【判断题】
代发工资企业必须为我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判断题】
使用非基本账户代发工资的企业,需遵守新版《绍兴银行代发工资业务协议书》,但已签订老版协议的企业,无需再次补签。
【判断题】
未在我行开立结算账户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办理代发工资业务。
【判断题】
批量开户时单位经办人须联网核查身份证件,其他开户员工不需要进行联网核查身份证件。
【判断题】
未在我行开立结算账户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我行办理代发工资业务,需提供营业执照或上级机构批文或其他证明文件,并留存复印件。
【判断题】
进账单第一联并加盖清讫章作转账业务回单,二联通用凭证第二联并加盖清讫章作代发开户回单,开户完成的凭证,此处为存单,加盖业务公章、柜员私章后递交客户。
【判断题】
申请单位没有预先在我行开户,现在需要办理批量业务的,则在客户号输入“999999999”,回车后显示蓝色框选中的银行内部户即为客户名称。
【判断题】
“是否短信通知”,若选“是”则表示客户可以去6207交易开通批量短信业务,该短信业务只表示“批量代发”时可以发送短信给客户,否则一般客户都选“否”不去批量开通短信通知。
【判断题】
批量开户清单每页须加盖单位财务章或单位公章。
【判断题】
办理批量代发业务时,单位提供的清单上必须要有合计金额,若无可由经办柜员补记并加盖柜员私章。
【判断题】
企业网银开通代发工资功能。企业网银代发工资银行级限额执行如下标准:单笔金额500万元(含),日累计金额1000万元(含)。
【判断题】
存款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银行不得在同一网点为单位客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
【判断题】
除基本账户外,其他账户开立后一个月内,应由客户经理或指定人员到单位客户的经营(办公)场所进行实地回访核实。
【判断题】
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注册验资的汇缴人与出资人可以不一致
【判断题】
银行工作人员严禁代理客户办理各类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手续。
【判断题】
账户开立后,开户单位的开户资料和预留印鉴,一律不准再由开户单位或他人经手,也不准在银行内部违规调阅、复印和使用。
【判断题】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存款人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该账户办理。
【判断题】
开户行必须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通过外部网站查询企业资质,落实实际经营地实访等方式,勤勉尽职,做好企业存款人的调查工作,识别企业身份及其实际控制人、收益所有人身份,了解企业开户目的及用途,并根据反洗钱要求填制《单位客户尽职调查表》。
【判断题】
开户手续完成后,应交给开户单位的有关资料、印鉴卡等物品,需填制移交清单,直接交给有权人,如果客户不在,也可以由客户经理转交。
【判断题】
基本存款账户“转户”,是指存款人因迁址或其他需要,在原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撤销基本存款账户后,选择其他银行,申请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行为。
【判断题】
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必须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
【判断题】
核准类账户预留印鉴卡的启用日期为办理预留印鉴卡的当天。
【判断题】
非核准类基本户开户手续完成后,应交给开户单位的印鉴卡、基本存款账户信息表、机构信用代码证,需填制移交清单,一律直接交给有权人,由其当场签字确认,并在移交清单注明“已收妥”字样,严禁由他人代领。
推荐试题
【填空题】
15.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应当履行 ___ 手续,带回时应当进行 ___ 。
【填空题】
16.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 ___ 、 ___ 、___ 等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填空题】
17.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 ___ 、 ___ 、 ___、___ 等手续。
【填空题】
18.___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填空题】
19. ___ 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填空题】
20.___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填空题】
2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___ 限定在最小范围。
【填空题】
2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机密级国家秘密不超过 ___ 年。
【填空题】
23.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 ___ 和 ___ 之间交叉使用。
【填空题】
24.涉密信息系统、涉密台式计算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不得与 ___连接,不得具有 ___ 功能。
【填空题】
25.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 ___ 中传递国家秘密。
【填空题】
26.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 ___ 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___ ,提出具体保密要求。
【填空题】
27.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当按原件___、___和___管理。
【填空题】
28.未经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在试运行期间不能存储和处理___
【填空题】
29.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___ 陪同。
【填空题】
30.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只要内容涉密,就应当___ 。
【填空题】
31.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系统登录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则系统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 ___ 。
【填空题】
32.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 ___ 位。
【填空题】
33.处理机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___ 位。
【填空题】
34.处理绝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应采用 ___等强身份鉴别措施。
【填空题】
35.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 ___ 使用。
【填空题】
36.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 ___ 连接。
【填空题】
37.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___ 、 ___ 和 ___ 。
【填空题】
38.资质单位应当成立 ___ ,为本单位保密工作领导机构。
【填空题】
39.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 ___ 。
【填空题】
40.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 ___ 和 ___ 。
【填空题】
41.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 ___ 。
【填空题】
42.机关、单位应当按照保密法的规定,严格限定国家秘密的 ___ ,对知悉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 ___ 。
【填空题】
43.涉密人员应当通过 ___ ,并签订___后方能上岗。
【填空题】
44.涉密人员离岗离职须经资质单位保密审查,签订 ___ ,并按相关保密规定实行 ___ 管理。
【填空题】
45.资质单位应当按照 ___ ,严格控制涉密载体的 ___ 和涉密信息的 ___ 。
【填空题】
46.涉密办公场所应当安装 ___ 、 ___ 、___ 等安防系统,实行 ___管理。监控机房应当安排人员值守。
【填空题】
47.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设计方案、研发成果及有关建设情况,资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 ___ 、 ___ 或 ___ 。
【填空题】
48.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 ___ ,不应简单把国家秘密视为一种政治待遇,或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二是 ___ ,能够具体限定到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的人员。
【填空题】
49.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 ___ 、 ___ 、 ___ 五项原则。
【填空题】
50.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未经 ___ ,不得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其他用途。
【填空题】
51.涉密计算机改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应当经过机关、单位批准,并采取 ___) 等安全技术处理措施。
【填空题】
52.常见窃听方式主要有 ___ 、 ___ 、激光窃听和 ___ 等。
【填空题】
53.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 ___ 、传递、 ___和 ___ 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填空题】
54.保密要害部位,是指机关、单位内部集中 ___ 、 ___ 、保管涉密载体的专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