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对公现金存款的会计分录为:借1010现金,贷:2010单位活期存款。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涉及到个人的冲账不再填写特殊业务审批单,只要原打印的业务通知书上写明冲账原因、同意冲账及客户签名。但需要上传客户头像和身份证。如果涉及到客户未签字确认的,不用客户签名,但必须有主办会计审批确认(只需要在原凭证上)。
【判断题】
单位账户冲账金额20万(含)-200万由会计主管审批,200万(含)--500万由运管部总经理审批,500万(含)运管线分管行长审批,涉及贷款的由行长或分管行长审批。
【判断题】
除代发工资和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小额劳务报酬外,各分支行(部)不得为开户单位办理将单位资金转入储蓄帐户的转帐结算,不得接受以转帐方式进入储蓄帐户的存款。
【判断题】
二十三、人民币单位定期可以全部或部分提前支取,但只能提前支取一次。
【判断题】
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是对存款单位开户证实,不能作为质押的权利凭证。
【判断题】
单位定期存款起存金额1万元,可以约定自动转存。
【判断题】
单位人民币通知存款起存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
【判断题】
人民币单位定期可以全部或部分提前支取,但只能提前支取一次,部分提前支取的,其提前支取部分按存入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判断题】
开立的定期零值账户,在未存入钱之前,当日不能销户只能冲账。已有值的定期账户,可以当日销户。
【判断题】
人民币单位定期可以全部或部分提前支取,最多提前支取二次。
【判断题】
人民币单位定期存款按存期分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人民币单位定期存款起存金额1万元,可以约定自动转存。
【判断题】
财政拨款、预算内资金及银行贷款不得作为单位定期存款存入银行。
【判断题】
人民币通知存款起存金额50万元,一次性存入,可一次或分次支取,最低支取额为5万元,分次支取的,留存部分如低于起存金额的,则予以清户;不低于起存金额的开具新定期存单,从原存款开户日计算存期。
【判断题】
存款单位实际支取其从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转存的定期存款账户时,可以转账方式将存款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或原转存账户,也可以将定期存款账户用于结算或从定期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
【判断题】
人民币通知存款根据存款人取款提前通知的期取长短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
【判断题】
单位协定存款是指开户单位与银行签订《单位协定存款合同》,在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之上开具结算和协定存款双重功能的协定存款账户,并约定基本存款额度,约定期限,由银行将协定存款账户中超过该额度的部分按协定存款利率单独计息的一种存款方式。
【判断题】
办理协定存款须由开户单位与本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约定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不含1年),到期时任何一方没有提出终止或修改合同,即视作自动延期。
【判断题】
单位开立协定存款账户,规定基本存款额度,最低不低于1万元。
【判断题】
协定存款合同期满,单位需销户,必须于距合同到期日7天前向我行提出书面销户通知,并于到期日内办理销户手续。
【判断题】
原则上在绍兴银行开立单位结算账户,且开户期限已满一个季度的单位才能申请办理协定存款。
【判断题】
协定存款账户下设结算户(A户)和协定户(B户)两部分,A户存款按结息日挂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B户存款按结息日挂牌公布的协定存款利率计息。A户和B户清户时,按清户日相应的利率计息。计息期间如遇利率调整,则分段计息。
【判断题】
合同期内,存款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销户,如遇特殊情况,须向经办行提交书面销户申请,经办行在收到销户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答复。
【判断题】
银承保证金的销户,票据系统会在票据到期日自动备款,这时保证金自动销户。
【判断题】
非银承保证金的销户和提前置换销户的银承保证金,不需要客户经理提供变动通知书。
【判断题】
对于活期类的保证金,也可以作增加或减少存取,通过2406行内转账操作,相应的存取款应就客户经理提供变动通知书作相应的锁定和解锁。
【判断题】
定期保证金可以通过2410定期保证金置款也可以通过2406行内转账置入金额。
【判断题】
活期保证金账户按季结息,利息计入活期结算账户。
【判断题】
保证金账户余额减去锁定金额,即等于可用于追加锁定或支取的金额。
【判断题】
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采取冻结措施,但不得扣划。
【判断题】
开立的定期保证金零值账户,在未存入钱之前,当日不能销户只能冲账。已有值的定期保证金账户,可以当日销户。
【判断题】
保证金账户只能通过专用交易进行核算,不能使用通用记账功能,活期结算账户销户时需要对对应的保证金账户进行状态检查。
【判断题】
定期类账户未到期前可通过柜面进行单独结息或结息销户。
【判断题】
保证金调增金额应小于保证金账户可用余额。
【判断题】
非银承保证金的销户和提前置换销户的银承保证金,需要客户经理提供变动通知书。
【判断题】
保证金被部分或全部锁定时,不能进行结息销户。
【判断题】
保证金增追减无需会计主管授权,柜员间相互授权即可。
【判断题】
定期保证金在开户时可以自行设置到期日,但不能小于原存期的对日到期日。
【判断题】
保证金业务下设立银承保证金,保函保证金,开证项下保证金,其它保证金等产品。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判断题】
某县人民政府对房屋拆迁及其补偿的具体情况不属于其应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
【判断题】
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判断题】
某市文化局发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到某市教育局,但该市文化局无需与市教育局进行沟通、确认。
【判断题】
人民法院对委托或者指定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无需审查鉴定的过程。
【判断题】
某市工商局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钱某提供证据,钱某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进入诉讼程序后,钱某才提供该证据,对此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
【判断题】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以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主,因而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其所作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是证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判断题】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判断题】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提供赔偿请求人与死亡公民之间的关系证明。
【判断题】
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权要求赔偿。
【判断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判断题】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作为被告的某市教委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判断题】
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判断题】
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刘某对市税务局对其作出的降级处分不满,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判断题】
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判断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判断题】
行政复议以依职权行政行为为主要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依申请行政行为。
【判断题】
行政机关作出暂扣许可证的决定,这一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判断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应当不予行政处罚。
【判断题】
执法人员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判断题】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判断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
【判断题】
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判断题】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都可以自己强制执行。
【判断题】
当事人对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判断题】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是处理每个行政处罚案件的必经程序。
【判断题】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行政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判断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判断题】
在行政处罚听证会上,应当当场做出处罚决定。
【判断题】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
【判断题】
监察局给某公务员行政记过处分属于行政处罚。
【判断题】
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出国申请进行批准的行为符合《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受该法调整。
【判断题】
司法行政部门给小王颁发《律师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判断题】
对于数量有限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机关可以在申请人中任意选择一人,准予行政许可,这属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力范围。
【判断题】
实施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事项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作出,以体现公平竞争。
【判断题】
《行政许可法》施行前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在《行政许可法》施行后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