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贴现一张面额为20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4个月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2%,贴现息为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着___的关系
A. 必然不相等
B. 可能相等或不相等
C. 必然相等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损益表反映一定时期内___
A. 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B. 经营成果形成情况
C.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利润总额分配情况
D. 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利润分配情况
【单选题】
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___的分类,采用左右相平衡对照的结构
A.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C. 收入、费用、利润
D. 资金来源、资金利用
【单选题】
一笔10万元的存款,存款期2年,年利率是10%,按单利计算到期后的利息为___
A. 20000元
B. 220000元
C. 10000元
D. 90000元
【单选题】
下列哪些开支不能计入成本___
A. 被没收的财物所支付的滞纳金、罚款等
B.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种费用
C. 购买固定资产所交纳的税金
【单选题】
某单位98年3月5日存入定期存款10万元,期限1年,利率6.225‰,到期支取应付利息___元
A. 7250元
B. 7470元
C. 7438元
D. 7010元
【单选题】
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金额每笔不超过___万元
A. 500万元
B. 1000万元
C. 100万元
【单选题】
业务宣传费提取按___5‰比例列支
A. 利息收入
B. 营业收入
C. 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
【单选题】
玉川挂失生效___后可向原发卡单位申领新卡,对挂失生效前造成的经济损,由持卡人自己承担
【单选题】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下列保管十五年的会计档案有___
A. 存贷款开销户登记簿
B. 总账及明细核算资料
C. 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清册
D. 已处置固定资产卡片
【单选题】
定期储蓄在存期内遇利率调整按___利率计算。
【单选题】
出纳人员责任事故错款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
A. 短款报损
B. 短期按规定手续审批后报损
C. 以长补短
D. 长款归公、短款自赔
【单选题】
每次查库完毕,应将查库情况详细登记查库登记簿,并由检查人员和___共同签章,以备查考
A. 内勤主任
B. 出纳主管人员
C. 本单位负责人
D. 管库员
【单选题】
村镇银行综合柜员交接,由___监交
A. 主管柜员
B. 事后监督人员;
C. 柜员
D. 本社主任
【单选题】
各种业务印章使用人员临时离开岗位时,应将业务印章和个人名章___
A. 随身携带
B. 交与内勤主任临时保管
C. 他人代管
D. 人离章收
【单选题】
办理带磁条的一本(卡)通存折支取业务,账(卡)号必须由___读入
【单选题】
业务受理条件是符合通存通兑业务范围,并且账户状必须为允许通存通兑且凭___支取的
【单选题】
错款的处理___按规定的手续审批后,长款归公,短款自赔,不得以长补短
A. 技术性错款
B. 责任事故性错款
C. 原封新币发生错款
D. 现金调拨发生的错款
【单选题】
___是鉴别人民币真假和进行反假币斗争的重要资料,县联社要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领发保管手续
A. 真人民币
B. 假人民币
C. 人民币票样
D. 证券
【单选题】
___是做好现金收付和整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现金出纳工作的基本制度___
A. 坚持钱账分管,当日核对帐款,“四双”制度
B. 坚持复核制度
C. 坚持交接手续和查库制度
D. 长款归公,短款报损制度
【单选题】
点钞的基本要领不包括___
A. 肌肉要放松、钞券要墩齐
B. 开扇要均匀、手指接触面要小
C. 盖章清晰
D. 动作要连贯、点数要协调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可予兑换的残缺人民币的是___
A. 在流通的过程中摩擦受到损伤的硬币,只要能辨别出正面的国徽或背面的数字的硬币
B. 对于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的票面残币少于二分之一的人民币
C. 对于票面呈十字形缺去四分之一的人民币
D. 票面残缺三分之一,其余部分能照原样连接的人民币
【单选题】
票面残缺三分之一,其余部分能照原样连接的人民币可照___兑换
A. 全额
B. 半数
C. 不予
D. 三分之二数
【单选题】
对于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的票面残币少于五分之一的人民币可照___兑换
A. 全额
B. 半数
C. 不予
D. 五分之四数
【单选题】
各种储蓄存款利率由人民银行制订,按___利率挂牌公告
【单选题】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存期满一年或超过一年时,计息应按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___计算
A. 打六折
B. 打七折
C. 打七五折
D. 全额
【单选题】
下列证件可作为储蓄存款实名证件使用的是___
A. 学生证
B. 机动车驾驶证
C. 身份证复印件
D. 护照
【单选题】
可作为质押物的凭证有___
A.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
B. 活期储蓄存折
C. 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折
D. 股金证
【单选题】
活期储蓄存款结息日为___
A. 每季末月20日
B. 6月30日
C. 7月1日
D. 每季末月月底
【单选题】
一日一次性超过( )元以上的现金支付或一日数次累计超过( )元以上的现金支付,金融机构内部要逐笔登记___
A. 3万 5万
B. 5万 5万
C. 3万 5万
D. 5万 10万
【单选题】
村镇银行会计科目划分为___科目
A. 现金和转账
B. 表内和表外
C. 基本和特定
D. 原始和记账
【单选题】
会计资料必须做到合法、真实、准确___
【单选题】
票据上的金额可以由___授权补记
A. 持票人
B. 出票人
C. 持票人或出票人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单选题】
5万元及以上的销户,若代理人代理销户时,必须提供___的身份证件
A. 存款人
B. 代理人
C. 存款人和代理人
D. 均不需要
【单选题】
储户凭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到___办理部分提前支取手续
A. 本网点
B. 任一联网网点
C. 辖属内网点
D. 玉川村镇银行所属网点
【单选题】
我国支付结算制度是以___为主体的
A. “三票一卡”
B. 汇兑方式
C. 托收承付方式
D. 委托收款方式
【单选题】
会计凭证的处理指从___开始,经过审查和传递,到()为止的全过程
A. 申领凭证、使用凭证
B. 填制凭证、保管凭证
C. 受理或填制凭证、装订保管
D. 装订保管、受理凭证
推荐试题
【判断题】
中国的道德发展不需要借鉴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
【判断题】
中国传统道德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判断题】
中国革命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没有什么关系
【判断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判断题】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
【判断题】
某公司的职工在三亚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多余的,因有专人打扫
【判断题】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的爱护公物的要求
【判断题】
宁愿在大企业当小职员,也不愿意到小企业做骨干。这种择业观不正确
【判断题】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的要求
【判断题】
恋爱中的男女双方应该始终忠诚于对方,任何一方不得向对方提出分手。这是恋爱道德的要求
【判断题】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投身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判断题】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现在比以前大为提高,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中等发达收入水平,因此勤俭节约过时了
【判断题】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判断题】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判断题】
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判断题】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判断题】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判断题】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奋斗目标
【判断题】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判断题】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判断题】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判断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判断题】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判断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判断题】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判断题】
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判断题】
每年12月1日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
【判断题】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领导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包括四项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公正司法,四是全民守法
【判断题】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判断题】
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民主与法治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又存在本质区别甚至相互制约
【判断题】
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
【判断题】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