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逃税罪。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某公司因财会人员粗心大意,漏缴应纳税款20万元,构成逃税罪。
【判断题】
有逃税的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一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某进出口公司在足额缴纳税款10万元的情况下,向税务机关谎报出口,骗取出口退税15万元,后被查获,对该公司应以逃税罪定罪处罚。
【判断题】
甲公司在缴纳了70万元的税款后,采取虚报出口的手段,骗得税务机关退税100万元,后被查获。对甲公司应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判断题】
甲在街头先后非法出售普通发票60份,票面额累计10万元,甲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
【判断题】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近的商标,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判断题】
张某在未经“酒仙”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用散装白酒灌装生产假冒“酒仙”白酒,数额较大。同时张某又销售明知是李某假冒“酒神”注册商标的白酒,构成犯罪。对张某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数罪并罚。
【判断题】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判断题】
王某从其所在的公司窃取该公司的商业秘密,因发现及时,尚未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判断题】
消费者因不满商品质量而当众砸汽车、冰箱、彩电等行为,如果该商品确实有质量问题,不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判断题】
不法分子张某假借预防、控制某种突发流行病的名义,对自己推销的商品作虚假广告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而购买其商品,张某违法所得4万元。张某构成虚假广告罪。
【判断题】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判断题】
未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经营香烟,营利3万元,构成非法经营罪。
【判断题】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占用频率,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判断题】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判断题】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构成强迫交易罪。
【判断题】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192.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依照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处罚。
【判断题】
甲经乙(17周岁)同意,以5万元的价格摘取了乙的肾脏1只。甲的行为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判断题】
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不论被摘取人是否同意,均构成故意伤害罪;造成被摘取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判断题】
李某明知13周岁的郑某被强迫卖淫,仍与其发生性关系,对李某以强奸罪处罚。
【判断题】
张某、刘某二人因故发生争吵,刘某气急败坏,想教训张某,于是乘张某不备拔刀向张某的大腿部位刺去,不料刺中腿部动脉,张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判断题】
甲男与乙女发生纠纷,乙将脏物泼在甲的身上,甲便揪住乙的上衣,并向乙的下身猛击几拳;乙骂声不止,甲便唤来自家豢养的大公狗,在有许多村民围观的情况下,扒下乙的裤子,使其当众赤裸身体,并叫狗扑在乙的身上。甲的行为构成侮辱罪。
【判断题】
刘某在街上堵住与其丈夫有私情的女子吴某,愤怒指责吴某,吴某反唇相讥。刘某愤怒之下将吴某打倒在地并扒光其衣服,称这是为了惩罚吴某勾引自己的丈夫。刘某的行为成立强制猥亵罪。
【判断题】
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判断题】
甲欠乙债款5万元久拖不还,乙为了逼甲还债把甲锁在自家地窖中3个月。乙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判断题】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张三受王五纠集,跟着另外十余人起哄打警察,阻碍民警解救被拐卖妇女。张三的行为构成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判断题】
李某通过网络捏造事实诽谤王某,情节严重,王某向法院起诉李某,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判断题】
民警甲为逼取口供殴打犯罪嫌疑人郭某,致其重伤。对甲应以刑讯逼供罪论处。
【判断题】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中要求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行为,并不要求这些行为都构成犯罪。
【判断题】
甲既组织乙(17周岁)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活动,又组织乙进行盗窃犯罪活动。对甲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判断题】
甲为非法占有乙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把乙打死后将财物掠走。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判断题】
甲抢劫到一信用卡,卡内共有1万元钱,其取出3000元消费。对甲的抢劫罪应按照1万元定罪量刑。
【判断题】
在未运营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者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的,不属于《刑法》第263条第2项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判断题】
乘坐小型出租车过程中,乘机抢劫司机钱财的行为不属于我国《刑法》第263条第2项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判断题】
王某某晚窜至一居民楼,对该楼7户人家连续进行入户抢劫,其行为应当认定是“多次入户抢劫”。
【判断题】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个罪名,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判断题】
可能预见而没有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
【判断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
【判断题】
车,致某乙摔入山沟死亡。某甲对某乙的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判断题】
入山沟死亡。甲对乙的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
【判断题】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必然发生
【判断题】
犯罪行为在主观上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判断题】
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判断题】
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判断题】
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属紧急避险,不承担刑事责任
【判断题】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判断题】
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在必要的时候,政府负有强制医疗的义务
【判断题】
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判断题】
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判断题】
失火罪、爆炸罪、决水罪的犯罪主体只要年满14周岁就可以构成
【判断题】
15周岁的张某过失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判断题】
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既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判断题】
陆某在16周岁时杀人,到19周岁时被抓捕归案,审判时20周岁,因此可以判处死刑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判断题】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罚处罚的,应由政府收容教养
【判断题】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制造毒品罪负刑事责任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间谍罪、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判断题】
伤害案件伤情不明、难以确定管辖的,由最先受理的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办理
【判断题】
管辖的犯罪案件,但可以参与组织、指挥案件侦查
【判断题】
求协助,但不可以请求移送上级公安机关侦查管辖
【判断题】
假币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犯罪预谋地、行为发生地、运输假币的途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