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着作训服时,通常穿___。
A. 作战靴
B. 作训鞋
C. 常服皮鞋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___。
A. 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军服
B. 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便服
C. 着军服时可以着深色便袜
D. 内着非制式衣服的不得外露
【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___。
A. 男军人可以蓄胡须
B. 男军人可以留大鬓角
C. 女军人发辫可以过肩
D. 军人因生理原因或者医疗需要可以留规定之外的发型
【单选题】
连级单位___至少进行1次军容风纪检查。
A. 每天
B. 每周
C. 每半月
D. 每月
【单选题】
纠察人员对违反军容风纪的军人应当___。
A. 令其立即改正
B. 令其以后改正
C. 通报批评
D. 一律扣留
【单选题】
军队单位和人员参加地方组织的非营利性文艺、体育竞赛等活动,必须经___以上单位批准。
A. 团级
B. 旅级
C. 师级
D. 军级
【单选题】
作息时间表,由___以上单位按照条令的规定,依据季节、部队任务和驻地环境等情况制定。
A. 连级
B. 营级
C. 旅(团)级
D. 军级
【单选题】
因集体活动超过熄灯时间___的,部(分)队首长可以确定推迟次日起床时间。
A. 15分钟
B. 60分钟
C. 90分钟
D. 30分钟
【单选题】
结合早操,连每___至少进行1次着装、仪容和个人卫生的检查,每次不超过10分钟。
A. 天
B. 周
C. 半月
D. 月
【单选题】
营级单位每季度、旅(团)级单位每___组织1次会操。
A. 半月
B. 月
C. 季度
D. 半年
【单选题】
连队值班员在熄灯号(信号)前___分钟,发出准备就寝信号,督促全体人员做好就寝准备。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早操时间通常为___分钟。
A. 1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查铺查哨通常由___实施。
A. 军官
B. 士兵
C. 文职人员
D. 士官
【单选题】
军人除配偶以外的其他直系亲属留住时间一般不超过___日。
A. 10
B. 20
C. 30
D. 45
【单选题】
枪、弹应当分室或者分柜存放,每周清点不少于___。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单选题】
下列哪一句不属于军人誓词的内容___。
A. 服从命令
B. 严守纪律
C. 英勇顽强
D. 团结友爱
【单选题】
班长对全班的工作负___责任。
A. 管理
B. 指挥
C. 主要
D. 完全
【单选题】
严格落实安全分析制度,营级以下单位___组织一次安全分析。
A. 每月
B. 每季度
C. 每半年
D. 每年
【单选题】
对于服现役___的人员,颁发铜质国防服役纪念章。
A. 8年以内
B. 满8年以上、不满16年
C. 满16年以上、不满30年
D. 满30年以上
【单选题】
义务兵擅离部队或者无故逾假不归,累计___日以上的,给予除名处分。
A. 1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违纪人员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满___个月,确已改正错误的,不再因受到处分而影响其晋职(级)、晋衔(级)。
A. 3
B. 6
C. 10
D. 12
【单选题】
实施奖惩应当___。
A. 以奖励、表扬为主,惩戒为辅
B. 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C. 以奖励、表彰为主,处分为辅
D. 以奖励、表彰为主,惩戒为辅
【单选题】
单个军人在距受礼者___步处,行举手礼或者注目礼。
A. 1-3
B. 2-4
C. 3-5
D. 5-7
【单选题】
立正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___度。
A. 30
B. 45
C. 60
D. 90
【单选题】
齐步向前摆臂时,离身体约___厘米。
A. 20
B. 25
C. 30
D. 35
【单选题】
齐步的行进速度每分钟___步。
A. 110-116
B. 116-122
C. 110-128
D. 170-180
【单选题】
踢正步时,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___厘米。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通常是___。
A. 10厘米,75厘米
B. 20厘米,75厘米
C. 20厘米,85厘米
D. 10厘米,85厘米
【单选题】
齐步的步幅约是___。
A. 55厘米
B. 65厘米
C. 75厘米
D. 85厘米
【单选题】
敬礼时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___度。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分队乘坐运输车登车时,车长位于___。
A. 车内左前方
B. 车内右前方
C. 驾驶室
D. 车厢左前角
【单选题】
分队乘坐运输车上车后,安全员或者观察员协助驾驶员关好后车厢板,并挂好___。
A. 安全带
B. 安全索
C. 安全绳
D. 安全链
【单选题】
队列条令第九章仪式共包含常用仪式___种。
A. 17
B. 14
C. 15
D. 12
【单选题】
升国旗仪式宣布仪式开始后,掌旗员、护旗兵正步(或者齐步)行进至旗杆下时奏___曲目。
A. 《歌唱祖国》
B.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C. 《茉莉花》
D. 《国歌》
【单选题】
营门卫兵持自动步枪在执勤时,可双手持枪或者___。
A. 肩枪
B. 背枪
C. 挂枪
D. 持枪
【单选题】
下列处分项目中哪项不适用于士官?___
A. 严重警告
B. 降职
C. 除名
D. 降衔
【单选题】
下列处分项目中哪项不适用于军官?___
A. 撤职
B. 降职
C. 除名
D. 降衔
【单选题】
卫国戍边纪念章通常___颁发。
A. 离开艰苦边远地区时
B. 结合年度奖励
C. 结合重大活动
D. 以上三种时机都可以
【单选题】
行政看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___日。
A. 3
B. 7
C. 10
D. 15
【单选题】
军人着军服时通常行:___。
A. 举手礼
B. 注目礼
C. 举枪礼
D. 鞠躬礼
【单选题】
分队在演习时遇见首长,应该___。
A. 可以不敬礼
B. 只由带队指挥员向首长敬礼
C. 只由距离首长最近者向首长敬礼
D. 只由在场职务最高者向首长敬礼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 ___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实行部分国有化
C. 实行职工持股
D. 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多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___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 杜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多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___
A.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 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 资本输出的需要
D. 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多选题】
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 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多选题】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___
A. 促进国际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B. 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C. 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D. 形成了世界统一市场
【多选题】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___
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多选题】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___
A.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B.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C.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多选题】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___
A. 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 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 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多选题】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 ___
A. 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 地理环境相联系
C. 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
D. 人口因素相联系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___
A.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 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 认识是一个过程
【多选题】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___
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多选题】
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看 ___
A. 它是否有用
B. 它是否被公认
C. 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D. 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多选题】
真理的最根本特征在于 ___
A.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
B. 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C. 能满足人的需要因而对人有用
D. 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多选题】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___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多选题】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观点是 ___
A. 相对主义真理观
B. 绝对主义真理观
C. 唯心主义真理观
D.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多选题】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___
A. 真理中都包含着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 真理是对事物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多选题】
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
A. 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多选题】
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___
A. 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 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 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D. 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有 ___
A. 真理具有主观性,因而称之为“主观真理”
B. 真理具有客观性,因而称之为“客观真理”
C. 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称之为“绝对真理”
D. 真理具有相对性,因而称之为“相对真理”
【多选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 ,表现在 ___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C.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D. 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多选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___
A. 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多选题】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___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 规律是客观的
D.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多选题】
任何真理都是 ___
A.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B.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D.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___
A. 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 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D. 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
【多选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 ___
A. 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B. 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C. 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D. 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
【多选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 ___
A. 实事求是
B. 理论联系实际
C. 从联系中把握事实
D. 从各种零散的现象出发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___
A.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 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多选题】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___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多选题】
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___
A.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多选题】
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___
A. 生物性
B. 意识性
C. 社会性
D. 实践性
【多选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___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多选题】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 ___
A. 知行相互促进
B. 行先知后
C. 知行不可分割
D. 知行合一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___
A. 生而知之(孔子)
B. 不虑而知(孟子)
C. 不行而知(老子)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___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多选题】
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___
A. 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B. 可以是反映论的观点,也可以是先验论的观点
C. 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可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___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___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 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认识成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D.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多选题】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___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多选题】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___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