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A. 1957年
B. 1958年
C. 1959年
【单选题】
___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A. 1966年
B. 1965年
C. 1964年
【单选题】
___ 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3年
【单选题】
新中国回复高考是在 ___年
A. 1977年
B. 1949年
C. 1958年
【单选题】
1984年7月29日, ___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单选题】
___ 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 1997年
B. 1998年
C. 1999年
【单选题】
___ 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A. 2000年
B. 1998年
C. 2001年
【单选题】
中国于2008年8月8日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地是___ ;
【单选题】
___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A. 2006年
B. 2007年
C. 2008年
【单选题】
“___ 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 1952年
B. 1953年
C. 1954年
【单选题】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___ 发展国民绊济的计划。
A. 1952年到1956年
B. 1953年到1957年
C. 1954年到1958年
【单选题】
1955年4月18日─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召开首届亚非会议,即 ___。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会议。
【单选题】
1956年7月13日, 在长昡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 ___ ”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也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叱。
【单选题】
___ 年 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
【单选题】
1997年中国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被写进党章;2017年十九大,把习近平___写进党章。
A. 中国梦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单选题】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上太空,首位宇航员是___。
【单选题】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是指对 ___ 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A. 工业、农业、纺织业
B. 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
【单选题】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___的政策。
A. 加工订货、绊销代销、公私合营
B. 利用、限制、改造
C. 团结、帮助、合作
【单选题】
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___ 。
A. 1963年
B. 1964年
C. 1965年
【单选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 一个___字。
【单选题】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____。”
【单选题】
1999年9月,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与家大会的讲话中,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___,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单选题】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
【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
A. 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B. 解决国内矛盾
C. 解决国际争端
D. 建设什举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单选题】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下列哪个不属于三个有利于?___
A.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有利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绊济的能力
D.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单选题】
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上来,提出了______的重要思想。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B. 绊济建设 改革开放
C. 改革开放 实事求是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事求是
【单选题】
1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___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什举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题】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第五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一个___ 字
【单选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A.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选题】
1967年2月,谭震林、陇毅、叶剑英等老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提出强烈批评,却被江青、康生等人诬为_______。
A. “二月抗争”
B. “二月事件”
C. “二月逆流”
【单选题】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在二十世纪内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次会议提出了______的任务
A. 调整国民绊济
B. 建设工业化国家
C. 实现四个现代化
【单选题】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___。
【单选题】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___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 1997年7月1日
B. 1999年12月20日
C. 1999年12月21日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会议是___
【单选题】
1955年出生于山东,2012年“凭借作品《天堂蒜薹之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文学家是___ 。
【单选题】
下列哪位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体育工作者,没有入围改革开放40年的百人表彰名单___
A. 许海峰
B. 姚明
C. 容国团
D. 郎平
【单选题】
___年12月18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
A. 1977年
B. 1978年
C. 1979年
【单选题】
___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A. 1964年
B. 1965年
C. 1966年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的观点是___
A. 唯物史观
B. .唯心史观
C. 宿命论
D. 英雄史观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中的钥匙,因为劳动是___
A. 人的本质
B. 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C. 一切财富的源泉
D. 全部人类社会的内容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人
B. 社会活动
C. 社会劳动
D. 地理环境
【单选题】
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___
A. 人们可以改造和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B. 人们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
C. 人们可以超越主观条件的制约
D. 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单选题】
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___
A. 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
B. 循环论的观点
C. 倒退论的观点
D. 直线式连续发展的观点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___
A. 前进的、上升的
B. 周而复始的循环
C. 直线式的连续发展
D. 不可认识的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___
A. 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 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 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 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单选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存在___
A.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 就是指社会环境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全面表述社会存在含义的是___
A. 人类所处的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B. 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D. 人类自身的生产及其条件的总和
【单选题】
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___
A. 社会运动的领导者
B.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国家元首
【单选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___
A.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 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D. 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单选题】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社会存在
C. 生产方式
D. 人口因素
【单选题】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___
A. 全部自然界
B. 劳动资料
C.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单选题】
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___
A. 生物圈
B. 大气层
C. 生态系统
D. 地理环境
【单选题】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___
A. 绿色植物
B. 人类
C. 动物
D. 微生物
【单选题】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___
A. 不起作用
B. 起核心作用
C. 有很大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D. 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___
A.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
【单选题】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___
A. 它同自然规律没有区别
B. 它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
C. 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D. 它不依人的活动而存在
【单选题】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生产劳动
C. 社会生活
D. 信息交流
【单选题】
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___
A.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 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
C.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 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单选题】
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___
A. 生产关系
B. 家庭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 经济基础
【单选题】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___
A.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单选题】
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___
A. 生产力
B. 产品的分配形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单选题】
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单选题】
生产方式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于___
A. 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B. 它决定着各个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
C.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前提
D. 它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
【单选题】
生产力的含义是指___
A. 人的体力的支出
B. 人的脑力的支出
C. 所有制、分配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单选题】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B. 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C. 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D.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___
A. 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
B. 各种力量之和
C. 各种知识之和
D.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单选题】
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___
A. 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
B. 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
C. 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D. 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
【单选题】
生产资料包括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 商品和产品
【单选题】
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___
A. 信息传递系统
B. 生产工具系统
C. 控制系统
D. 能源系统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___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科学文化的发展
C. 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单选题】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___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状况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___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单选题】
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关键是___
A. 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B. 正确调整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
C. 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D. 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
【单选题】
生产关系是指___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
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或起决定作用的内容)的关系是___
A.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B. 交换关系
C. 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单选题】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___
A.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 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 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