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标准的总和。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判断题】
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判断题】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判断题】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这样有利于安全检查不走过场。
【判断题】
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是一种民事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自主决定。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短期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判断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
【判断题】
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更换维修制度。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判断题】
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可采取加强管理和加强安全教育措施后继续使用。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安全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判断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判断题】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判断题】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判断题】
火灾扑救结束后,企业应及时清理火灾现场、尽快恢复生产。
【判断题】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判断题】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因此,自然适用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判断题】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无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可以不听取工会的意见。
【判断题】
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判断题】
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判断题】
建设单位应当承担依法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并接受监督检查。
【判断题】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判断题】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判断题】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判断题】
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我厂凝补水箱正常水位___mm。
A. 2800mm~3100
B. 300mm~760
C. 400mm~860
【单选题】
我厂凝补水箱低至___mm跳凝上水泵。
【单选题】
我厂凝结水泵密封水压力在___Mpa范围内。
A. 0.5~07
B. 0.25~0.60
C. 1.0~1.2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推力轴承温度___℃报警。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线圈温度___℃报警。
A. 115
B. 120
C. 130
D. 100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推力轴承温度___℃时保护停泵。
【单选题】
开式水泵运行时,轴承温度不应高于___℃。
【单选题】
开式水泵运行时,出口压力应大于___。
A. 0.5MPa
B. 0.35MPa
C. 0.3MPa
【单选题】
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时,应维持循环水母管压力>___MPa。
【单选题】
循环泵的运行时电机定子绕组温度<___℃。
【单选题】
循环泵的运行时电机推力轴瓦及导向轴瓦温度<___℃。
【单选题】
凝结器真空上升到一定值时,因真空提高多发的电与循环水泵耗电之差最大时的真空称为___。
A. 绝对真空;
B. 极限真空;
C. 最佳真空;
D. 相对真空。
【单选题】
凝汽器内真空升高,汽轮机排汽压力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单选题】
闭式冷却水系统是由二台100%容量的闭式冷却水泵,一个___ m3闭式稳压水箱和二台100%容量的闭式冷却水热交换器设备组成的。
【单选题】
闭式水箱水位维持在___mm。
A. 1600~1800
B. 1200~1400
C. 1000~1400
【单选题】
汽轮机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差值称为凝汽器的___。
A. 过冷度;
B. 端差;
C. 温升;
D. 过热度。
【单选题】
当凝汽器真空降低,机组负荷不变时,轴向推力___。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闭式水箱水位低至___mm闭式水泵不能启动.
【单选题】
我厂辅助蒸汽联箱母管压力为___MPa,温度为250-300℃。C
A. 0.8-1.1
B. 0.45-0.912
C. 1.0-1.3
【单选题】
辅助蒸汽系统安全门动作定值是A安全门___ MPa(暂定);B安全门1.10MPa。
【单选题】
机组任何状态启动,低压轴封蒸汽温度正常维持在___℃,
A. 120~150
B. 150~180
C. 121~177
【单选题】
机组任何状态启动,任何时候低压轴封温度不得低于___℃。
【单选题】
机组冷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___℃.
A. 120~180
B. 150~200
C. 180~220
【单选题】
机组冷态启动,任何时候高中压轴封温度不得低于___℃。
【单选题】
机组温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___℃。
A. 200~300
B. 1500~280
C. 320~350
【单选题】
机组温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与调端高压缸金属温度差不大于___℃。
【单选题】
机组热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___℃。
A. 300~350
B. 300~330
C. 280~330
【单选题】
机组热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与调端高压缸金属温度差不大于___℃。
【单选题】
轴封供汽必须具有不小于___℃的过热度.
【单选题】
当正常运行时维持低压轴封温度自动值___℃。投用减温水装置应谨慎操作,严防汽轮机轴封进水。
【单选题】
冷油器油侧压力一般应___水侧压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略小于。
【单选题】
汽轮机润滑油中含水量的正常控制标准是___。
A. 100mg/l;
B. 80 mg/l;
C. 50 mg/ l;
D. 150 mg/ l。
【单选题】
主冷油器运行中切换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___.
A. 加快操作,迅速切换。
B. 停止操作,并恢复原状。
【单选题】
主油箱就地油位计应___一次。
A. 每班检查
B. 每2小时检查
C. 每4小时检查
【单选题】
汽轮机油系统打循环及盘车连续运行应在___进行。
A. 点火前;
B. 点火后;
C. 冲转前;
D. 无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