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___填列。
A. “利润分配”科目余额
B. “本年利润”科目余额
C. “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后
D. “盈余公积”科目余额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在年末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均有项目反映并且相等的是___。
A. 净利润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未分配利润
【单选题】
利润表上半部反映经营活动,下半部反映非经营活动,其分界点是___。
A. 营业利润
B. 利润总额
C. 主营业务利润
D. 净利润
【单选题】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项目是___。
A. 营业收入
B. 营业成本
C. 股权投资
D. 购进存货
【单选题】
按照现金流量表的分类法,下列项目中属于筹资后动现金流量的有___。
A. 受到的现金股利
B. 支付的现金股利
C. 收到的债券利息
D.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单选题】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包括___。
A. 存在银行的外币存款
B. 银行汇票存款|
C. 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
D. 长期债券投资
【单选题】
引起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项目是___。
A. 将现金存入银行
B. 用银行存款购买1个月到期的债券
C. 用固定资产抵偿债务
D. 用银行存款清偿20万元的债务
【单选题】
某企业本期发生下列业务:(1)企业出售股票,该股票的投资成本2.5万元,出售收入3万元存入银行;(2)企业出售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该投资本金为50,转让收入48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3)企业出售一项债券投资,本金为30万元,收回全部投资金额35万元,其中,5万元是债券利息。则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___。
A. 81万元
B. 91万元
C. 71万元
D. 61万元
【单选题】
某企业当期出口商品一批,售价80万美元,收汇当日汇率为1:8.20,当期进口商品一批,价值30万美元,结汇当日汇率为1:8.25,资产负债表日汇率为1:8.30,假设企业当期没有其他外币业务发生。则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为___
A. 65000元
B. 75000元
C. 85000元
D. 95000元
【单选题】
财务分析中应用比较分析法通常采用四类评价标准,其中有利于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的标准是___。
A. 目标标准
B. 历史标准
C. 现行标准
D. 行业标准
【单选题】
财务报表中某个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称为 ___。
A. 动态比率
B. 相关比率
C. 结构比率
D. 标准比率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流动比率的业务是 ___。
A. 用现金购买短期债券
B. 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C. 用存货进行对外长期投资
D. 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
【单选题】
当公司流动比率大于1时,用银行借款归还银行借款且,会使当期流动比率 ___。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___不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A. 流动比率
B. 资产负债率
C. 速动比率
D. 现金比率
【单选题】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___
A. 0.5∶1
B. 1∶1
C. 1.5∶1
D. 2∶1
【单选题】
关于流动比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
A. 流动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可能有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
B. 流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有较多不能盈利的闲置流动资产
C. 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唯一指标
D. 流动比率以2∶1比较合适
【单选题】
速动比率的较理想的数值是___。
A. 1
B. 大于20%
C. 2
D. 在 75%——100%之间
【单选题】
计算速动比率时,速动资产通常采用 ___
A. 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
B. 流动资产减预付账款
C. 流动资产减应收账款
D. 流动资产减存货
【单选题】
酸性测试比率实际上是___。
A. 流动比率
B. 现金比率
C. 速动比率
D. 现金流量比率
【单选题】
公司上年末速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流动负债超过现金资产。若将长期债券提前变现,则以下不可能发生的是___
A. 增加流动比率
B. 对流动比率的影响大于对速动比率的影响
C. 增加速动比率
D. 对速动比率的影响大于对流动比率的影响
【单选题】
某企业年初流动比率为2.2,速动比率为1,年末流动比率为2.4,速动比率为0.9,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
A. 当年存货增加
B. 应收账款增加
C. 应付账款增加
D. 预收账款增加
【单选题】
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是___。
A. 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对外进行长期投资
B. 收回应收账款
C. 接受所有者以固定资产进行的投资
D. 用现金购买股票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
A. 对于股东来说,当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率时,负债比率越高越好
B. 对于股东来说,当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率时,负债比率越低越好
C. 对于股东来说,当全部资本利润率低于借款利率时,负债比率越高越好
D. 对于股东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越好,与别的因素无关
【单选题】
某公司20××年年初产权比率为70%。若该公司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为40000万元,并使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降低5个百分点,则该公司20×6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___。
A. 45.95%
B. 48.72%
C. 50%
D. 42.86%
【单选题】
权益乘数表示企业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的负债程度___。
【单选题】
有形净值债务率中的“有形净值”是指___。
A. 有形资产总额
B. 所有者权益
C. 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产之和
D. 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净值
【单选题】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计算公式中,分子是指___。
A. 净利额+利息费用
B.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C. 销售毛利额+利息费用
D. 营业利润+利息费用
【单选题】
某企业税后净利为75万元,所得税率为25% ,利息费用为50万元,则该企业利息保障倍数为___。
A. 1.3
B. 1.73
C. 2.78
D. 3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能够提高企业已获利息倍数的因素是 ___。
A. 成本下降利润增加
B. 所得税税率下降
C. 用抵押借款购房
D. 宣布并支付股利
【单选题】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企业的存货周转次数,其中存货管理水平最强的是___
A. 甲企业1.51次
B. 乙企业1.62次
C. 丙企业1.78次
D. 丁企业1.90次
【单选题】
某企业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36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40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8000万元,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企业2005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___
A. 3.0次
B. 3.4次
C. 2.9次
D. 3.2次
【单选题】
某企业期初存货200万元,期末存货300万元,本期产品销售收入为1500万元,本期产品销售成本为1000万元,则该存货周转率为___ 。
A. 3.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单选题】
下列财务比率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有___。
A. 存货周转率
B. 速运比率
C. 销售利润率
D. 净资产收益率
【单选题】
某公司年末会计报表上的部分数据为:流动负债60万元,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2,销售成本100万元,年初存货52万元,则本年度存货周转率为___
A. 1.65次
B. 2次
C. 2.3次
D. 1.45次
【单选题】
在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使用的收入指标是___。
A. 营业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投资收入
D. 补贴收入
【单选题】
企业经营成果结构分析的共同比基数是___
A. 营业利润
B. 营业成本
C. 营业收入
D. 利润总额
【单选题】
企业2006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31400元,2007年末为224800元,2007年净利润为3500元,则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为 ___
A. 1.56%
B. 1.51%
C. 1.45%
D. 1.53%
【单选题】
某企业去年的销售净利率为5.73%,资产周转率为2.17;今年的销售净利率为4.88%,资产周转率为2.88。若两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同,今年的权益净利率比去年的变化趋势为 ___。
A. 下降
B. 不变
C. 上升
D. 难以确定
【单选题】
某公司资产净利率为10%,若产权比率为1.5,则权益净利率为___。
A. 15%
B. 6.67%
C. 10%
D. 25%
【单选题】
以下___指标是评价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基本核心指标。
A. 每股收益
B. 净资产收益率
C. 每股市价
D. 净利润
【单选题】
属于财务综合评价方法的是___。
A. 比较分析法
B. 比率分析法
C. 杜邦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是指。___
A. 工具、手段
B.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 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单选题】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客体是指。___
A.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 工具和手段
D. 自然界
【单选题】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___
A. 科学文化实践
B. 社会政治实践
C. 物质生产实践
D. 人类社会的自生产
【单选题】
掘成的。”这两句话意在强调。___
A. 人先天的生理素质
B. 人的天赋才能
C. 后天的社会实践
D. 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单选题】
了。___
A. 感性认识的作用
B. 理性认识的作用
C. 直接经验的作用
D. 间接经验的作用
【单选题】
话表明实践。___
A. 为认识发展提供条件
B. 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C. 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D. 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单选题】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是。___
A. 唯物主义路线
B. 唯心主义路线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路线坚持。___
A.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B.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 认识来源于实践
D.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们是。___
A. 唯理论和经验论
B. —元论和二元论
C. 反映论和先验论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单选题】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___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
D. 辩证法
【单选题】
进入人的认识活动,并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是。___
A. 认识主体
B. 认识中介
C. 认识手段
D. 认识客体
【单选题】
认识过程中脱离感性认识,会导致。___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经验主义
D. 唯心论
【单选题】
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但是,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领域面对这些领域和问题,牛顿物理学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于是诞生了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新的理论。科学发展史上这些推陈出新的事实表明。___
A. 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客观性
D. 真理具有主观性
【单选题】
。___
A. 实践决定认识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需要意识的指导
D.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单选题】
马克思说:“忧心忡仲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买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该论断说明。___
A. 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觉
B. 人的认识是人的主观想象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的认识受人的身份地位决定
【单选题】
人们要判断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___
A. 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
B. 能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C. 能不能付诸实践
D. 能不能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
【单选题】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 由理论指导的行动才能叫做实践
C.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实践是物质化的理论
【单选题】
“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认识源于实践
B. 认识指导实践
C. 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
D. 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
【单选题】
人类在科学研究中掌握了电能的规律,然后以该规律为指导,人们研制生产出各种工业和家用电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改善。这一事实表明。___
A. 科学研究是发现规律的唯一途径
B. 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C. 实践活动离不开规律的指导
D. 规律必须重新回到实践才有意义
【单选题】
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___
A. 感性认识来自于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更完整
C. 抽象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
D.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单选题】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与该论断所揭示的哲理相一致的是。___
A. 心想事成
B. 成事在天
C. 坚持就是胜利
D. 无限风光在险峰
【单选题】
学习、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支撑该命题的理论依据是。___
A.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 认识能够检验实践
D. 实践能够检验认识
【单选题】
列宁说:“以为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以的。”该论断所揭示的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作用
B. 理性认识的作用
C. 理性因素的作用
D.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所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分歧具体表现为。___
A.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
【单选题】
“熟知不等于真知”所揭示的是。___
A.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
B. 感性认识具有具体性
C. 感性认识贴近现实
D.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单选题】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___
【单选题】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___
A. 科学家的驳斥
B. 实践的发展
C. 唯物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战胜唯心主义
D. 不可知论内在的矛盾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表明人的才智。___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发展的动力在于实践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
B. 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单选题】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属于。___
A. 不可知论
B. 先验论
C. 辩证反映论
D. 辩证唯物论
【单选题】
伽利略一次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统治思想界达20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___
A. 直接现实性
B. 普遍性
C. 能动目的性
D. 社会历史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___
A. 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B. 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 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的统一
D. 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的统一
【单选题】
实用主义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把“有用”与“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___
A. 客观性
B. 相对性
C. 价值性
D. 具体性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17世纪牛顿提出“粒子说”,17世纪末惠根斯提出“波动说”,两种学说在科学史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1922年,爱因斯坦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波粒二象性”的学说,这个矛盾才得以解决。这一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D.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怀疑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价值评价的对象本质上是。___
A. 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
B. 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
C.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
【单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___
A. 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 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悬错误的观点
D.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单选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___
A.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 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 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单选题】
“知识就是力量”,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
B. 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知识精英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知识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单选题】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___
A.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B. 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C.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D. 人与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