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___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A. 产出高效
B. 产品安全
C. 资源节约
D. 环境友好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___。
A.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和发展道路
B.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C.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制度
D. 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和群众自治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是___。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参政议政
【多选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___:
A. 以民为本
B. 市场经济
C. 共同富裕
D. 中华文化
【多选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___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严惩腐败
【多选题】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___。
A. 政治协商
B. 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 监督政府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包括___。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多选题】
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___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
【多选题】
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应在坚持“一国”基础上实现“两制”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到___。
A. 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港澳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B. 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C. 把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
D. 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多选题】
文化自信___,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B.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C.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D. 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多选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伟大___。
A. 创造精神
B. 奋斗精神
C. 团结精神
D. 梦想精神
【多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___。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勤劳、节俭、勇敢、理性
【多选题】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__。
A. 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承继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C. 熔铸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多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___
A.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 聚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多选题】
社会建设包括哪些基本内容___
A. 发展社会事业
B. 优化社会结构
C. 完善社会服务功能
D.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多选题】
解决全面小康,要突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要坚决打好哪三个攻坚战?___。
A. 乡村振兴
B. 防范环节重大风险
C. 精准脱贫
D. 污染防治
【多选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保障和改进民生主要表现在___
A.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B.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C.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D.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选题】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___
A. 坚持系统治理
B. 坚持依法治理
C. 坚持源头治理
D. 坚持综合治理
【多选题】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主要有___
A.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C.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D.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多选题】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___。
A. 社会管理法律建设
B. 体制机制、能力建设
C. 人才队伍建设
D. 信息化建设。
【多选题】
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有___。
A. 坚守底线
B. 突出重点
C. 完善制度
D. 加大拨款
【多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提高___
A.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B.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策略
C.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
D. 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
【多选题】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___。
A. 推进绿色发展
B.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C. 加快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D.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多选题】
五位一体是___。
A. 政治建设
B. 经济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判断题】
五大发展理念缺一不可。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唯有统一贯彻,出实招、破难题,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判断题】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判断题】
现代经济体系的总体思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
【判断题】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构建创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环境、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判断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判断题】
资源化应该放在循环经济原则的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判断题】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非主体功能区,发挥非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记住制度的主要。
【判断题】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
【判断题】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判断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判断题】
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装。
【判断题】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我国最大的国情仍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判断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水平。
【判断题】
缩小收入差距,就是要增加乡村居民收入,降低城市居民收入。
【判断题】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就是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施扶贫搬迁。
【判断题】
我国现阶段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主体创新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下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创新驱动“有形之手”的作用。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为( )。
A. 温度20±2℃,相对度95%以上
B. 温度20±2℃,相对度95%以下
C. 温度20±3℃,相对度95%以上
D. 温度20±3℃,相对度95%以下
【单选题】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中,属于原材料方面的是( )。
A. 搅拌
B. 振捣
C. 养护的温度
D. 水胶比
【单选题】
抗冻等级()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A. F10
B. F15
C. F50
D. F25
【单选题】
砂浆强度等级立方体试件的边长是( )mm
A. 70
B. 70.2
C. 70.5
D. 70.7
【单选题】
由于其耐磨性差,用于室内地面,可以采用表面结晶处理,提高表面耐磨性和耐酸腐蚀能力的石材是( )。
A. 瓷砖
B. 花岗岩
C. 微晶石
D. 大理石
【单选题】
下列玻璃中,不属于节能装饰型玻璃的是( )。
A. 着色玻璃
B. 镀膜玻璃
C. 平板玻璃
D. 中空玻璃
【单选题】
关于对钢化玻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化玻璃机械强度高
B. 钢化玻璃抗冲击性高
C. 钢化玻璃碎后不易伤人
D. 钢化玻璃在受急冷急热作用时易发生炸裂
【单选题】
下列防水卷材中,具有较好自愈性特点的是( )。
A.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B. 聚乙烯丙纶(涤纶)防水卷材
C. .PVC高分子防水卷材
D. 自粘复合防水卷材
【单选题】
兼有结构层和防水层的双重功效的防水材料是
A. 防水卷材
B. 防水砂浆
C. 防水混凝土
D. 防水涂料
【单选题】
遇火时发泡膨胀,具有优异的防火、水密、气密性能,尤其适合需经常更换或曾减电缆、管道的场合的是( )
A. 有机防火堵料
B. 无机防火堵料
C. 防火包
D. 防火板材
【单选题】
雨期基坑开挖,坡顶散水的竞度最小限值是( )m。
A. 0.8
B. 1.0
C. 1.5
D. 1.6
【单选题】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
A. 12d
B. 24d
C. 28d
D. 32d
【单选题】
屋面卷材铺设时,平行于屋脊的卷材搭接缝,其方向应()。
A. 顺流水方向
B. 垂直流水方向
C. 顺年最大频率风向
D. 垂直年最大频率风向
【单选题】
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 )。
【单选题】
基槽底采用钎探时,钢钎每贯入( )mm,记录次锤击数。
A. 200
B. 250
C. 300
D. 350
【单选题】
条形基础般应( )连续浇筑,每段间混凝土浇筑长度为2000~3000mm。
A. 分段分层
B. 斜面分层
C. 全面分层
D. 交叉分层
【单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 )将上层混凝士浇筑完毕
A. 终凝前
B. 终凝后
C. 初凝前
D. 初凝后
【单选题】
下列振捣设备中,最适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士振捣的是( )
A. 振捣棒
B. 振捣台
C. 平板振动器
D. 外部振动器
【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模板工程设计主要原则的是( )
A. 实用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耐久性
【单选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中,梁的跨度为6m,板的跨度为4m,当设计无特别要求时,楼盖拆模时现场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
【单选题】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 )。
A. 梁跨中1/3处
B. 梁支座处
C. 梁端1/3处
D. 可随意设置
【单选题】
当采用冷拉调直钢筋时,必须控制钢筋的( )。
A. 伸长率
B. 屈服强度
C. 强屈比
D. 延伸率
【单选题】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D=8mm,外包尺寸为3300mm,钢筋两端弯钩的增长值各为6.25D,钢筋因弯折引起的量度差总值为36mm,则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 )mm。
A. 3236
B. 3314
C. 3364
D. 3386
【单选题】
墙模板内混凝土浇筑(粗骨料最大粒径36.5mm)时岀料口距离工作面达到( )m及以上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的措施。
【单选题】
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 )
A. 7d
B. 10d
C. 14d
D. 15d
【单选题】
最适合泵送的混凝土坍落度是( )mm。
【单选题】
砖砌体墙体施工时,其分段位置宜设在( )。
A. 墙长的中间部位
B. 墙体门窗洞口处
C. 墙断面尺寸较大部位
D. 墙断面尺寸较小部位
【单选题】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防水卷材时,应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A. 空铺法
B. 点粘法
C. 条粘法
D. 满粘法
【单选题】
关于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泥用最必须大于300kg/m3
B. 水胶比不得大于0.45
C. 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20~160mm
D. 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4.5~10h
【单选题】
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 )mm。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单选题】
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 )
A. 设反向支撑
B. 加粗吊杆
C. 减小吊杆间距
D. 增大吊杆间距
【单选题】
石膏板吊顶面积大于( )m2时,纵横方向每15m距离处宜做伸缩缝处理。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单选题】
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 )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
【单选题】
饰面板安装工程是指内墙饰面板安装工程和高度不大于( )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外墙饰面板安装工程
【单选题】
饰面砖工程是指内墙饰面砖和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 )度、满粘法施工方法的外墙饰面砖工程。
【单选题】
冬期土方回填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至少减少( )。
A. 20%~25%
B. 25%~30%
C. 30%~35%
D. 35%~40%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踣度为7.8m,其模板是否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施工过程中其起拱高度可能为( )cm
A. 0
B. 0.5
C. 1.5
D. 2.5
【单选题】
关于墙体部位脚手眼设置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不得设置脚手眼
B. 过梁上与过梁成60°的三角形范围可以设置脚手眼
C. 宽度大于1m的窗间可以设置脚手眼
D.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不得设置脚手眼
【单选题】
关于保温工程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屋面泡沫混凝土分层浇筑、终凝后应进行至少14的保湿养护
B. 屋面保温材料必须在环境温度零度以上施工
C. 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外墙保温工程不得施工
D. .底层距室外地面3m高的范围内须铺设加强网
【单选题】
设计无要求时,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的顺序是( )。
A. 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
B.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
C.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承重,后拆非承重
D. 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拆承重,后拆非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