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泼水节”是( )族的传统节日。___
A. 京
B. 壮
C. 傣
D. 苗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天葬”是( )族通行的葬俗。___
A. 蒙古
B. 鄂伦春
C. 藏
D. 羌
【单选题】
政教合一的制度曾在( )族中实行。___
A. 蒙古
B. 回
C. 藏
D. 哈尼
【单选题】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方针是( )___
A. 慎重稳进
B. 积极慎重
C. 实事求是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单选题】
民族最初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即( )形成的。___
A. 奴隶社会末期
B. 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C. 封建社会末期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的性质是( )___
A. 敌我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经济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___
A. 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B. 经济问题
C. 发达与落后的关系
【单选题】
平等是团结的( )团结是平等的( )___
A. 前提 条件
B. 基础 结果
C. 来源 结果
【单选题】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___
A. 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B. 分散
C. 聚居
【单选题】
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自治区。___
A. 广西壮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单选题】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压迫实质上是( )___
A. 经济剥削
B. 阶级压迫
C. 民族歧视
D. 种族歧视
【单选题】
在解决了民族压迫剥削的对抗性民族矛盾以后,( )成了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的民族问题。___
A.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
B. 民族间不平等的问题
C. 阶级斗争问题
D. 社会稳定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说,民族问题更多地侧重在 ( )___
A. 宗教信仰权利方面
B. 经济发展权利方面
C. 文化发展权利方面
D. 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方面
【单选题】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的内容。___
A. 社会性
B. 经济性
C. 政治性
D. 民族性
【单选题】
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 )问题。___
A. ,民族关系
B. 经济关系
C. 政治关系
D. 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题】
截止目前,实行自治的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___
A. 64% 75%
B. 75% 64%
C. 60% 75%
D. 75% 60%
【单选题】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的提出,标志着( )___
A.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建
B.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概念的科学化
【单选题】
1913年,斯大林在( )一文中提出了民族概念。___
A.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B. 《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
C. 《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
D. 《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
【单选题】
民族共同语言一般是指( )___
A. 官场文牍语言
B. 民众的口头语言
C. 民族内部员成交流工具
D. 方言
【单选题】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的著名论断是( )提出的。 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斯大林
D. 列宁
【单选题】
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血缘关系废驰的原因是( ).___
A. 私有制的产生
B. 小家族的游离
C. 奴隶的使用
D. 杂居的盛行
【单选题】
最初民族形成的标志是( )___
A. 部落联盟的建立
B. 国家的产生
C. 第次社会大分工
D.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单选题】
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民族的发展可分为( )种类型。___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的政府颁布了___,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A)
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单选题】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___
A.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 加快民疾地区发展
C.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 长治久安
【单选题】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___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B)
A. 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
B. 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D. 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
【单选题】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___.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 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 自治权的行使
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单选题】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___.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 自治机关的民族
C. 自治权的行使
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单选题】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___
A. 135
B. 145
C. 155
D. 165
【单选题】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___
A. 28
B. 35
C. 44
D. 55
【单选题】
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
A. 中央集权制
B. 民主集中制
C. 地方自主制
D. 枚治协商制
【单选题】
___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 民族平等团结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民族经济发展
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单选题】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的问题___.
A. 基本出发点
B. 前提
C. 根本原则
D. 总政策
【单选题】
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___.
A. 1/2
B. 1/3
C. 2/3
D. 2/5
【单选题】
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___个国家接壤
A. 7
B. 8
C. 10多
D. 20多
【单选题】
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___以上民族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单选题】
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___.
A. 44%
B. 54%
C. 64%
D. 74%
【单选题】
我国大陆地区的___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少数民族居住。
A. 24个
B. 31个
C. 36个
D. 41个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___
A. 16个
B. 18个
C. 19个
D. 20个
【单选题】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间的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___的问题
A.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 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 高文化教育水平
D. 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单选题】
广义的民族的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人及民族之间、___、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 民族与阶级
B. 民族与部落
C. 民族与氏族
D. 民族与部落联盟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___。
A. 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 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D.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单选题】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___。
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 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 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___。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互助组的性质是___。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单选题】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是___。
A. 农业互助组
B. 农业初级社
C. 农业高级社
D. 人民公社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___。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单选题】
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___过渡形式。
A. 和平赎买
B. 国家资本主义
C. 暴力革命
D. 集体没收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___。
A. 个体农业
B. 个体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公私合营企业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___。
A.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 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D. 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___。
A.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对工农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C. 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单选题】
我国之所以能顺利地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___。
A. 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农民私有土地制的建立
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单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党和政府把与资本家矛盾作为___。
A. 敌我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对抗性矛盾
D. 综合性矛盾
【单选题】
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___。
A.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 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
C. 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 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
【单选题】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C. 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D. 人民公社的建立
【单选题】
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___。
A.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D.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
A. 1949年9月
B. 1950年4月
C. 1954年9月
D. 1956年9月
【单选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___。
A.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结束
C. 标志着为我国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D. 标志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
【单选题】
20世纪中叶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指___。
A.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B. 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___: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单选题】
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___。
A. 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 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 提高了生产效率
D. 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单选题】
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___。
A. 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
B. 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 公私合营
D. 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___。
A. 国营经济
B. 个体经济
C. 合作社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___。
A. 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单选题】
毛泽东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的文稿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___。
A.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
D. 进行三大改造
【单选题】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___,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单选题】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单选题】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___。
A. 都肯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思想路线
B. 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 都把发展生产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
D. 都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___。
A. 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 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 绝大多数已经是领导阶级的知识分子
D. 绝大多数已经是党的同路人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陈云提出了___。
A. “两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三个主体,两个补充”的思想
C.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D. “两个主体,两个补充”的思想
【单选题】
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是___。
A. 刘少奇
B. 陈云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___。
A. 关于发展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员工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B.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员工管理,实行职工民主自治等观点
C.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民主自治等观点
D.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___。
A. 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
B.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1992年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
D.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单选题】
实现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A. 合作化
B. 机械化
C. 工业化
D. 集体化
【单选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指 ___。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据《剑桥中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___。
A.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经济工作中存在严重冒进倾向
【单选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年代里的是 ___。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不确立
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