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___
A. 1904年
B. 1905年
C. 1906年
D. 1908年
【单选题】
在东北,独占了东北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的公司是 ① “南满铁路株式会社”②“华北开发股份公司”③ “南满重工业股份公司”④“华中振兴股份公司”___
【单选题】
4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①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②实现民主,改善民生③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④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4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①股份制②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③全行业公私合营④公司制___
【单选题】
44.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②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③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④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45.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有①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②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基本结论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46.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期刊有①《中国丛报》②《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③《万国公报》④《时务报》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47.为了宣传变法维新,康有为著书立说,主要有①《新学伪经考》②《孔子改制考》③《人类公理》④《变法通义》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48.1912年2月15FI,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新总统必须遵守的条件包括①定都南京②维护共和③新总统到南京就职④遵守临时约法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49.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影响较大并且取得了胜利的罢工斗争有 ①开滦煤矿工人罢工②香港海员罢工③安源路矿工人罢工④京汉铁路工人罢工___
【单选题】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几件大事是①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②立即全国总暴动③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④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___
A.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 《中苏友好条约》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 《中苏同盟条约》
【单选题】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理想成果就是___
A.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形成
C.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
D. “双百”方针的形成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___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D.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单选题】
4.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___
A.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单选题】
5.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___
A.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单选题】
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___
A.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单选题】
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 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
8.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的是___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三湾改编
D. 党的六大
【单选题】
9.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著作是___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井冈山的斗争》
D. 《反对本本主义》
【单选题】
10.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___
A. 抗日战争
B. 抗美援朝战争
C. 中法战争
D. 解放战争
【单选题】
1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成中国远征军人缅甸作战。在缅北殉国的中国陆军第二OO师师长是___
A. 谢晋元
B. 戴安澜
C. 赵登禹
D. 张自忠
【单选题】
12.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___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单选题】
13.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文献是___
A.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双十协定》
【单选题】
14.1945年昆明“一二?一”运动,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基本口号是___
A.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B. “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C. “抗议美军暴行!”
D. “美军退出中国!”
【单选题】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___
A. 渡江战役
B. 济南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单选题】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执行的政策是___
A.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 “严厉镇压”
C. “不杀、少杀”
D. “治病救人”
【单选题】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___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初级阶
【单选题】
18.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___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合资经济
【单选题】
19.1956年4月毛泽东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经验,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著作是___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路线》
【单选题】
20.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___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云
【单选题】
21.1970年4月,我国___
A.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 成功发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
D.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单选题】
22.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单选题】
23.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___
A. 1999-1-1
B. 1999-12-20
C. 2000-1-1
D. 2000-12-20
【单选题】
24.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指标是___
A. 国内工农业总产值
B. 国内生产总值
C. 人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单选题】
25.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___
A. 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
B.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C. 科学技术落后
D. 闭关锁国
【单选题】
26.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外国人是___
A. 赫德
B. 义律
C. 李提摩太
D. 华尔
【单选题】
27.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救亡决论》中响亮提出“救亡”口号的是___
A. 梁启超
B. 孙中山
C. 薛福成
D. 严复
【单选题】
28.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是___
A. 金田起义
B. 北伐失败
C. 永安建制
D. 天京事变
【单选题】
29.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是___
A. 马尾船政局
B. 天津机器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湖北枪炮厂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是___
A. 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B. 大批量生产技术
C. 流程生产技术
D. 连续生产技术
【单选题】
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___
A. 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
B. 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C. 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D. 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单选题】
职权___
A. 矩阵型结构
B. 动态网络型结构
C. 扁平式组织结构
D. 锥形式组织结构
【单选题】
影响有效管理幅度的诸多因素中,与组织活动内容及政策调整频度和幅度有关的是___
A. 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
B. 工作内容和性质
C. 工作条件的优劣
D. 组织环境稳定与否
【多选题】
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它的范围具体包括___
A. 长、中、短期目标
B. 组织的任务
C. 特定的个人目标
D. 管理层的目标
E. 组织战略性目标
【多选题】
组织的部门化形式主要有___
A. 职能部门化
B. 产品部门化
C. 服务部门化
D. 地域部门化
E. 顾客部门化
【多选题】
为了达到组织设计的理想效果,组织设计者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___
A. 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
B. 部门设计
C. 设备配置
D. 人员配置
E. 层级设计
【多选题】
组织设计要坚持的原则有___
A. 统一指挥原则
B. 因人设事原则
C. 控制幅度原则
D. 责权对等原则
E. 柔性经济原则
【多选题】
组织结构可以用___等特性来描述。
A. 复杂性
B. 规范性
C. 集权性
D. 可变性
E. 成长性
【多选题】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___
A. 环境
B. 战略
C. 技术
D. 组织结构
E. 人员素质
【多选题】
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有___
A. 工作能力
B. 工作内容
C. 工作条件
D. 工作环境
E. 设备
【多选题】
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___
A. 组织规模的大小
B. 政策的统一性
C. 组织的可控性
D. 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
E. 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
【多选题】
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___
A. 专业化分工原则
B. 统一指挥原则
C. 柔性经济原则
D. 权责对等原则
E. 控制幅度原则
【多选题】
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包括___
A. 能适应较高不确定性的环境
B. 增强职能人员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
C. 获取专业化分工的好处
D. 有助于比较不同部门的页献
E. 易于协调管理
【多选题】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___
A. 环境
B. 战路
C. 技术
D. 规模
E. 生命周期
【多选题】
授权应遵循的原则有___
A. 重要性原则
B. 明确性原则
C. 适度原则
D. 权责一致原则
E. 级差授权原则
【多选题】
根据工作的多变性与可分析性两项维度标准,可以将技术划分为___
A. 常规型技术
B. 工艺型技术
C. 工程型技术
D. 非常规划型技术
E. 流程型技术
【多选题】
组织结构主要包括___
A. 职能结构
B. 层次结构
C. 部门结构
D. 职权结构
E. 人员结构
【多选题】
大型组织与小型组织在组织结构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__
A. 规范化程度
B. 集权化程度
C. 复杂化程度
D. 人员结构比例
E. 人员职称比例
【多选题】
按照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有___
A. 职能部门化
B. 产品部门化
C. 地域部门化
D. 顾客部门化
E. 流程部门化
【多选题】
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来进行部门划分的部门化方法是___
A. 顾客部门化
B. 职能部门化
C. 流程部门化
D. 产品部门化
【多选题】
组织结构的特性包括___
A. 复杂性
B. 规范性
C. 集权性
D. 钝化性
E. 易变性
【多选题】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___
A. 环境
B. 战略
C. 技术
D. 规模
E. 生命周期
【多选题】
根据工作的多变性与可分析性两项推度标准,可以将技术划分为___
A. 常规型技术
B. 非常规型技术
C. 工艺型技术
D. 工程型技术
E. 服务型技术
【多选题】
维形式组织结构的特征包括___
A. 管理层级比较多
B. 管理幅度比较小
C. 层级之间关系比较紧密
D. 信息失真度比较低
E. 下属提升机会比较少
【单选题】
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___
A. 招聘员工
B. 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C. 职前引导
D. 职业生涯法
【单选题】
下列___不是外部招聘所具有的优点
A. 被聘者具有“外部竞争优势
B. 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C. 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D. 有利于平息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单选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上的原则是___
A. 用人所长原则
B. 因材器用原则
C. 因事择人原则
D. 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单选题】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重点是___
A. 导入培训
B. 在职培训
C. 离职培训
D. 工作轮换
【单选题】
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适合采用___
A. 品质导向型考评方法
B. 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
C. 效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D. 客观考评法
【单选题】
内部来源渠道选聘的是___
A. 基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高层管理者
D. 中下层管理者
【单选题】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的第一步是___
A. 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B. 招聘员工
C. 培训员工
D. 选用员工
【单选题】
外部招聘的优势是___
A. 有利于调动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B. 有利于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C. 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D. 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单选题】
为了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组织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选择的最佳方法是___
A. 工作轮换
B. 离职培训
C. 设置助理职务
D. 设立代理职务
【单选题】
现代绩效评估更多采用的是___
A. 小组评议法
B. 工作标准法
C. 目标管理法
D. 排列评估法
【单选题】
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最后步骤是___
A. 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B. 职业生涯发展
C. 选用员工
D. 职前引导
【单选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制定出工作说明书与岗位(职务)规范等人事文件的环节是___
A. 人力资源规划
B. 绩效考评
C. 员工培训与开发
D. 工作分析
【多选题】
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的原则有___
A. 因人择事原则
B. 因材器用原则
C. 因事择人原则
D. 用人所长原则
E. 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多选题】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主要有___
A. 工作轮换
B. 实习制度
C. 设置助理职务
D. 临时职务
E. 职前引导
【多选题】
与外部招聘相比,内部提升的优点包括___
A. 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B. 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C. 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D. 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E.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