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判断题】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此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就不可能有反复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一种社会理想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本主义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第一需要”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环
A. 对
B. 错
【单选题】
甲公司以一辆汽车换入乙公司的一辆货车。甲公司汽车的账面原价为30万元,已提折旧11万元,乙公司的货车账面价值为25万元,假设该汽车和货车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合理确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货车的入账价值为___万元。
A. 30
B. 19
C. 21
D. 25
【单选题】
长江公司以库存商品甲产品、乙产品交换黄河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长江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甲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乙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合计为421.2万元。黄河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长江公司另向黄河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5.3万元,则长江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入账价值为___万元。
A. 511.20
B. 434.70
C. 373.50
D. 450
【单选题】
甲公司以一台电子设备换入A公司的一批商品,该设备系甲公司2012年2月购入的账面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30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60 000元,其公允价值为500 000元;A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4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A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17 000元(其中补价100 000元)。甲公司为换出该项电子设备发生相关清理费用8 000元。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___元。
A. 300 000
B. 400 000
C. 468 000
D. 500 000
【单选题】
甲公司2017年10月10日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项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38.8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入无形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___万元。
A. 140
B. 150
C. 120
D. 30
【单选题】
企业进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一事项可能同时影响双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是___。
A. 企业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B. 企业为换出资产支付的运杂费
C. 企业换出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D. 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单选题】
2017年3月甲公司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精密仪器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5万元(其中成本为53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乙公司换出:精密仪器原值为20万元,系2014年购入,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5万元,增值税税率17%;土地使用权原价为63万元,已计提摊销3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65万元,增值税税率11%。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4.7万元(其中补价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9.7万元),甲公司为换入精密仪器支付运费4万元。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交换前后资产的用途不变。则甲公司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正确的是___。
A. 换入精密仪器的入账价值为15万元
B. 换入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为65万元
C. 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
D. 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17万元
【单选题】
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___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 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 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 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 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单选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___。
A.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B. 长期股权投资
C. 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 交易性金融资产
【单选题】
2018年3月24日,甲公司以一台设备与乙公司交换一批库存商品,该设备系2013年4月购入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8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1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乙公司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2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交换当日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58.5万元(其中补价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和进项税差额8.5万元)。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在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确认的收益为___万元。
A. 16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鸿昌机械厂2018年1月10日用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30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3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该企业换入设备的入账额为___万元。
A. 30
B. 31.2
C. 120
D. 130
【单选题】
2017年10月,东大公司以一台当年购入的设备与正保公司的一项土地使用权交换。设备的账面原值为20万元,折旧为4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万元,公允价值10万元。东大公司另向正保公司支付银行存款3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增值税税率为17%。东大公司应确认的资产转让损失为___万元。
A. 4
B. 12
C. 8
D. 1
【单选题】
山水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8年1月20日以其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与日上公司生产的一批商品交换。交换日,山水公司换出专利技术的成本为100万元,累计摊销为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换入商品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6万元,山水公司将其作为存货核算;山水公司另向日上公司支付20万元补价。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因素,山水公司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___万元。
A. 换入商品的入账价为80万元
B. 换出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为23.6万元
C. 增值税进项税为13.6万元
D. 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单选题】
天山公司用一台已使用2年的甲设备从海洋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为换入乙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 000元,从海洋公司收取银行存款30 000元。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500 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为5%,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240 000元,已提折旧30 000元。假设两公司资产置换具有商业实质。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 000元和220 000元。假定不考虑换入、换出资产的增值税因素的影响。天山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___元。
A. 160 000
B. 230 000
C. 168 400
D. 200 000
【单选题】
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___。
A. 以一项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一台设备
B. 以一项专利权换取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
C. 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换取一辆货运汽车,并收到补价200万元
D. 以一项应收票据换取一项土地使用权
【单选题】
某企业2018年1月10日用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30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3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该企业因此项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___万元。
A. 30
B. 31.2
C. 150
D. 140
【单选题】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能计量的是___。
A.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B.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C.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满足一定的条件
D.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活跃市场,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经验估计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8年1月20日以其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与乙公司生产的一批商品交换。交换日,甲公司换出专利技术的成本为100万元,累计摊销为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换入商品的成本为5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6万元,甲公司将其作为存货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20万元补价。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___万元。
A. 0
B. 43.6
C. 30
D. 23.6
【单选题】
A企业以其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与B企业同样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进行交换,两幢公寓楼的租期、每期租金,及租金总额均相等。其中A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是租给一家财务信用状况比较良好的企业用作职工宿舍,B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是租给散户使用。则下列关于商业实质的,正确的是___。
A. 两幢公寓楼用途相同,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B. 两幢公寓楼租期、每期租金均相同,即租金总额相同,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C. A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相比较B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风险要小得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D. 无法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单选题】
具有商业实质且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包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按库存商品不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B. 按库存商品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C.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D. 按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单选题】
M公司以一项无形资产交换N公司的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M公司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原值为3600万元,累计摊销为18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换入固定资产的运输费用20万元。M公司另向N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税费影响。则M公司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___万元。
A. 2000
B. 2030
C. 2020
D. 2080
【单选题】
在不具有商业实质、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时不应考虑的因素是___。
A.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B. 换出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C. 为换入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D.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单选题】
香河公司以一台A设备换入大兴公司的一台B设备。A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2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B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万元,已计提折旧7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万元。假定香河公司和大兴公司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香河公司换入B设备时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___万元。
A. 0
B. 20
C. 50
D. 40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以一台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换入乙公司的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3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71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补价100万元。甲公司为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万元。假定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___万元。
A. 1271
B. 1276
C. 1421
D. 1426
【单选题】
2018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一批存货和乙公司的一批重型设备进行交换。已知甲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其中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存货的成本为1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万元。乙公司重型设备的成本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260万元。乙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补价40万元。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换出资产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___万元。
A. 80
B. 100
C. 120
D. 5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___
A.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单选题】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___
A. 两种劳动
B. 两次劳动
C. 两个过程的劳动
D.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___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然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D
【单选题】
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___
A. 货币量
B. 使用价值的量
C. 商品的有用程度
D. 生产商品的劳动量
【单选题】
商品价值量是由: ___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选题】
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 ___
A. 必要劳动时间
B. 剩余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选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___
A. 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 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___
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单选题】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___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选题】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___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竞争规律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单选题】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___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单选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___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单选题】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___
A. 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 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 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 ___
A. 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B. 能转移自身价值
C. 能保持自身价值
D.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单选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___
A. 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单选题】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___
A. 工人工资的高低
B. 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 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单选题】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___
A. 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 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单选题】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___
A.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 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 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 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单选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___
A. 剩余价值规律
B. 价值规律
C. 平均利润规律
D. 竞争规律
【单选题】
“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可见,资本从本质上讲是: ___
A. 厂房
B. 机器
C. 原材料
D. 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单选题】
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___
A. 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 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C. 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
D. 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单选题】
马克思把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称为: ___
A. 预付资本
B.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D. 固定资本
【单选题】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 ___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货币资本
【单选题】
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___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单选题】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___
A. 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 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 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 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单选题】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___
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 一般剩余价值生产和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D.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单选题】
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___
A.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单选题】
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 ___
A.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 商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 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 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单选题】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___
A.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 先进的机器设备
【单选题】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___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单选题】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___
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___
A. 前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
B. 前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
C. 前者是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
D. 前者是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后者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
【单选题】
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使劳动时间延长至10小时,则剩余价值率就会: ___
A. 从100%增加到150%
B. 不变
C. 从100%增加到120%
D. 从100%增加到200%
【单选题】
某企业工作日为8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___
A. 从100%增加到150%
B. 从100%增加到167%
C. 从100%增加到175%
D. 从100%增加到200%
【单选题】
资本积累就是: ___
A. 投资规模的扩大
B. 生产规模的扩大
C. 生产能力的提高
D.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单选题】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___
A. 剩余价值
B. 剩余劳动
C. 社会财富
D. 不变资本
【单选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___
A. 简单再生产
B. 扩大再生产
C.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同步进行
D.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交替进行
【单选题】
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___
A. 资本家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发家致富
B. 资本家靠节衣缩食发家致富
C. 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
D. 资本家靠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
【单选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___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单选题】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___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