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___0181.冬季室外作业采用临时取暖设施时,必须做好相应的( )。
A. 防火措施
B. 防潮措施
C. 防虫措施
D. 防尘措施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0182.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闪点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使液体变成蒸汽的数量能够形成可燃性气体或空气混合物的( )液体温度。
A. 最低
B. 最高
C. 一般
D. 平均
【单选题】
___0183.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引燃温度是指可燃性气体与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规定条件下被热表面引燃的( )温度。
A. 最低
B. 最高
C. 一般
D. 平均
【单选题】
___0184.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物质本身是可燃性的,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
A. 可燃性物质
B.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
C. 可燃液体
D. 可燃薄雾
【单选题】
___0185.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燃烧将在全范围内传播。
A. 高挥发性液体
B.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C. 爆炸性气体环境
D. 爆炸危险区域
【单选题】
___0186.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A. 高挥发性液体
B.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C. 爆炸性气体环境
D. 爆炸危险区域
【单选题】
___0187.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A. 爆炸性气体环境
B. 非爆炸性气体环境
C. 爆炸危险区域
D. 非爆炸危险区域
【单选题】
___0188.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空气中能燃烧或无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A. 可燃性粉尘
B. 导电性粉尘
C. 可燃性飞絮
D. 爆炸性粉尘环境
【单选题】
___0189.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A. 可燃性粉尘
B. 导电性粉尘
C. 可燃性飞絮
D. 爆炸性粉尘环境
【单选题】
___0190.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粉尘、薄雾、纤维或飞絮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A. 可燃性粉尘
B. 爆炸性环境
C. 可燃性飞絮
D. 爆炸性粉尘环境
【单选题】
___0191.《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是( )。
A. 零级释放源
B. 连续级释放源
C. 一级释放源
D. 二级释放源
【单选题】
___019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贮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可划为( )。
A. 连续级释放源
B. 二级释放源
C. 一级释放源
D. 零级释放源
【单选题】
___0193.《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爆炸危险环境中( )可定为通风良好场所。
A. 露天场所
B. 敞开式建筑物
C. 非敞开建筑物
D. 封闭区域
【单选题】
___019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非敞开建筑物,建有永久性的开口,使其具有自然通风的条件,可定为( )。
A. 密闭场所
B. 一般通风场所
C. 露天场所
D. 通风良好场所
【单选题】
___0195.《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可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 )每小时两次,且换气不受阻碍,厂房地面上高度1m以内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可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浓度应小于( )。
A. 少于;爆炸上限
B. 小于;爆炸下限
C. 大于;爆炸下限
D. 大于;爆炸上限
【单选题】
___0196.《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可分为( )级。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单选题】
___019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爆炸性粉尘环境中ⅢA级为( )。
A. 可燃性粉尘
B. 可燃性飞絮
C. 导电性粉尘
D. 非导电性粉尘
【单选题】
___019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爆炸性粉尘环境中ⅢB级为( )。
A. 非导电性粉尘
B. 可燃性粉尘
C. 导电性粉尘
D. 可燃性飞絮
【单选题】
___0199.《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爆炸性粉尘环境中ⅢC级为( )。
A. 非导电性粉尘
B. 可燃性飞絮
C. 导电性粉尘
D. 可燃性粉尘
【单选题】
___0200.不得采用( )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A. 铝
B. 铜
C. 铁
D. 银
【单选题】
___0201.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 )台及以上用电设备。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___0202.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 )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 )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
A. 出线;同时
B. 出线;分别
C. 进线;同时
D. 进线;分别
【单选题】
___0203.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 )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A. 应
B. 不应
C. 可以
D. 严禁
【单选题】
___0204.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 )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 )正确地与电网的系统接地形式相配合。
A. 直接;应
B. 直接;不应
C. 间接;不应
D. 间接;应
【单选题】
___0205.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运行中遇有异常现象,应由( )进行检查处理,以免扩大事故范围。
A. 负责人
B. 安全管理人员
C. 专业人员
D. 从业人员
【单选题】
___0206.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损坏后,应由( )进行维修。
A. 生产单位
B. 销售单位
C. 专业单位
D. 使用单位
【单选题】
___0207.当( )及以上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应采取限制中性点环流的措施。
A. 两台
B. 三台
C. 四台
D. 五台
【单选题】
___0208.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其他电源互相闭锁,严禁( )运行。
A. 串联
B. 并列
C. 单独
D. 依次
【单选题】
___0209.变配电室内应配置适用于( )的灭火器材。
A. 固体火灾
B. 电气火灾
C. 液体火灾
D. 固体火灾
【单选题】
___0210.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变压器应在明显位置悬挂( )。
A. 安全标志
B. 警告标识
C. 警示标识
D. 指示标识
【单选题】
___0211.户外箱式变电站的进出线应采用电缆,所有的进出线电缆孔应( )。
A. 敞开
B. 连接
C. 隔开
D. 封堵
【单选题】
___0212.配电装置的正上方不应( )。
A. 有线路
B. 安装照明灯具
C. 粘贴安全标志
D. 警示标示
【单选题】
___0213.( )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
A. 特殊配电箱
B. 总配电箱
C. 分配电箱
D. 末级配电箱
【单选题】
___02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
B. 配电箱内防电击护板应阻燃且安装牢固
C.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合并设置
D. 配电箱内断路器相间绝缘隔板应配置齐全
【单选题】
___0215.用电设备或插座的电源宜引自( )。
A. 特殊配电箱
B. 总配电箱
C. 分配电箱
D. 末级配电箱
【单选题】
___0216.配电箱电缆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 )。
A. 底面
B. 侧面
C. 顶部
D. 任意位置
【单选题】
___0217.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 )。
A. 安全标志
B. 警告标识
C. 警示标志
D. 指示标识
【单选题】
___0218.垂直引上敷设的电缆线路,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 )处。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___0219.电焊机的电源开关( )单独设置,且使用电焊机时( )穿戴防护用品。
A. 应;应
B. 应;不应
C. 不应;应
D. 不应;不应
【单选题】
___0220.同一工作场所内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不应只采用( )。
A. 局部照明
B. 一般照明
C. 混合照明
D. 特殊照明
【单选题】
___0221.配电箱柜的箱柜门上应设( )。
A. 安全标志
B. 警告标志
C. 警示标识
D. 安全注意事项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的是 ___
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___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___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联系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多选题】
辩证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___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多选题】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___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多选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___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___
A.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 利害同门,祸福同邻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多选题】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元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___
A.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多选题】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___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使统一体分解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多选题】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___
A.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人脑的机能
C. 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D.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多选题】
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___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多选题】
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___
A.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 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D. 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___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多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___
A. 绝对精神
B. 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多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___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多选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 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多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___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多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___
A. 自觉能动性
B. 客观物质性
C. 直接现实性
D. 历史局限性
【多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___
A. 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 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 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多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___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多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多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___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多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为真理,这个观点是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多选题】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多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多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理性认识___
A. 概念
B. 判断
C. 推理
D. 直觉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___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___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多选题】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___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多选题】
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___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 唯物主义反映论
D.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多选题】
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___
A.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 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___
A. 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 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 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 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多选题】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___
A. 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 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 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___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___
A. 把握事物现象
B. 揭示事物本质
C. 追求自我实现
D. 改造客观世界
【多选题】
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___
A. 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 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 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 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多选题】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有一句话:“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___
A. 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 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多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___
A. 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B.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 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 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多选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___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
D. 恩格斯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